中国佛教史概说: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庙产兴学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3日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庙产兴学
中国在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之乱以后,民族主义,便在各地抬头,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领土及经济的不断侵略,以及历代弊政等的原因,遂将清朝近三百年的政治根基,动摇起来。尤其在甲午战争及戊戌政变之后,一时间便见到了庶政革新的机运;又由于西太后的专权,以及汉民族的觉醒,便结束满洲王朝的统治,那是起事于清溥仪宣统三年(西元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建立以汉民族为中心的中华民国。
第一节 庙产兴学
由于佛教僧侣的素质低下,在此失去新生活力的非社会性的佛教之中,当然也没有谁能把佛教导向新的发展。然在一般的知识分子,在为适应时代而设立新教育机构的着眼点上,便对已成游览场所,或为游惰僧尼住处的寺庙,动了利用的构想。清德宗光绪二十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即有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国学)为体,西学(洋学)为用;为了急速地实施此一新教育,以挽救当时的颓势,着《劝学篇》二卷,上奏皇帝,建议利用寺院及道观建筑和土地。到清末民初,实施庙产兴学的风潮,便震撼了整个中国的佛教界;同时,又有土豪劣绅,趁火打劫,公然兼并庙产。虽然有百日维新的光绪亲政改革,却被西太后等守旧派,弹压了下去,庙产兴学,则于此后,仍继续实施。民国初年,在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等,发生着急剧转变的新社会中,不但要转用寺院及其财产,并且显著地出现了一种思想,认为在此新社会中,寺院和僧尼,都是不必要的东西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