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四十一集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4日
来源:   作者:成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成观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四十一集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四十一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

  2010年12月27日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请拿起《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在荧光幕前的朋友,请端身正坐专心听讲不作旁的事。

  [此借譬喻以明除五盖,得益之相。行者,具有五盖,即如负债之人,不得解脱,]修行佛法的人如果他有五盖的话,就好像欠债的人一样,没办法得解脱的。除非把债务都偿清了。[五盖弃之,即得解脱自在。]如果把五盖弃掉、抛弃、除去了,就能够得到解脱自在。[有五盖者,如有重病相似,]身心有五盖的人他好像生了重病一样,[五盖若弃,则重病得差。]如果五盖能够舍弃,他的重病就会痊愈。[除五盖者,又如饥饿之人,得至丰国,]如果把五盖抛弃的人,就好像饥荒的人他到了物产丰富的国度,或是地方,这个国也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地方的意思。在古文这个国可以当地方。[如于恶贼之中得自免济,]这有一点象被恶贼抓去,但是却能够免掉灾难,而得到济助。[如是则其身其心,自在快乐,]这样子的话他的身心都能够自在快乐。[安隐无患。]患就是苦患,让你难过的事情叫做患。身心就安稳快乐没有苦患。[行者除却五盖,其心安隐,清凉快乐。]修行人如果把五盖除掉了,除却就是除掉,他的身心就能够安稳,古文的隐和稳是相通的。可是不晓得为什么我们佛经里面都是用这个隐。但是你们这个地方就不要念安隐(yǐn

  ),是安稳,然后清凉快乐。[若五盖不除,]如果五盖没有去除掉的话,[安有清凉快乐之可谈耶!]安就是怎么,怎么会有清凉快乐可说呢!就不会有了。[须知五盖之覆被自心,犹如五事之障蔽日月。]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五盖他覆被我们的心,就好像有五种东西,五事就是五种东西,他会障蔽日月的光明。日月的光明被这五种东西障蔽住了,就好像五盖会把我们自心的光明给障蔽住了,意思是一样的。[言五事者,]言就是所谓。所谓五事是指[谓烟、尘、云、雾、罗侯阿修罗手之五事。]烟、尘、云、雾、罗侯阿修罗手这五件东西。[罗侯阿修罗王之手最大,能遮日月之光,余如烟尘云雾,亦能遮日月之光,]譬如说天空中烟很多,象有的地方工厂冒出黑烟很多,就会把太阳光给遮住了。灰尘很大也会把太阳光给遮住。云层很密很浓也会把太阳光遮住。雾很浓也会把太阳光遮住。最后一个是罗侯阿修罗手,阿修罗有好几种,这种叫做罗侯阿修罗,这是阿修罗王。阿修罗分三种:1、属于天趣,就是天道这是比较高层次,也就是他的福报有三种,因为福报不同,他所属的趣不一样,所住的地方也不一样。属于天趣的阿修罗他就住在天上。2、属于鬼趣。他就住在地上或水里。3、属于畜牲趣。他也是住在地上和水里。

  而不管他是属于那一趣,阿修罗都是有神通的。就好像鬼神一样他也有鬼通。当然天趣的神通的最大,然后鬼神趣的也很大。畜牲趣为什么也会有神通?譬如说龙它是畜牲,但是它也有神通。当然阿修罗的神通比龙的神通还要大。罗侯阿修罗它的手不是说它本来很大,它可以变得很大,然后把太阳光都遮住。余如烟尘云雾,这些东西也能够遮住日月之光,[不能明照大地。]令他不能明照大地。[人心之五盖,]同样人心之五盖。[亦能障被自性清净心不得显现,此以喻显也。]

  [调和第四]这个调和就是调和五件事情。这个就是说修止观之前,要做调和的动作,属于第四项的前方便。

  [夫行者初学坐禅,]夫(fú)[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应当先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其心坚固,犹如金刚,精进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终不退转。]佛法的行人刚刚开始初学坐禅的时候,[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他坐禅的目地是为了要修十方三世诸佛的佛法,而不是为了别的。简单一句话就是为了要修佛道。为了要修佛道有这样子发心的人,或是怀这样子目地或目标的人,他的坐禅不只是为了坐禅而已,而是以这个为方便要达到一个目地,就是要修佛道佛的无上法。[应当先发大誓愿,]要发大誓愿。[度脱一切众生,愿求无上佛道,]为了要度脱一切众生,而愿求无上佛道。这一句话就非常好,因为很多人他知道说佛法是一定要打坐,而且一定也打坐,然后初发心就噼里啪啦就开始打坐了,以为腿盘上来就打坐了,结果什么预备工作,什么配套都没有就打坐,于是很容易出毛病。我在这里说了尤其是洋人,洋人一学佛好像就是打坐,他也不知道有经典,也不知道听经闻法然后理解佛理,都不知道。就是打坐静坐。可是佛法不是这样搞的,可惜也是可怜,我们东方人也有很多是这样子,华人也有很多学佛就是为了打坐,他就是对打坐有兴趣,其他一切都没有兴趣。这很奇怪!这样一定是搞不成的。还有智者大师写出说为了要度脱一些众生,这个一些众生当然包括行者自己,愿求无上佛道。这个就是初发心,就是发菩提心。但是很多学打坐的人,众生很奇怪!同样一样东西但是有种种不同的发心。有的人学打坐是为了求神通,很多非常多。有的为求应验或是灵验也很多,你看五十重阴魔里面都有。这个是介于佛法跟世间法之间。另外一种是世俗用途的是为了要求充电。为什么要充电?因为世俗的事情太忙,一天或是一个礼拜拼命下来,电都耗光了所以星期六、星期天就坐一坐充电。好像他的身体是一个干电池一样。干电池是可以在充电的。还有一种是求健康这也很多,譬如说肺不好静坐调息肺会好,还有胃不好等等。还有种种问题都是为了健康而打坐。有的是为了要求气脉会通,这个又跟道家和武术结合在一起。所以有些学打拳的也打坐,打坐干什么?就是为了要让气脉能够赶快通,任督二脉能够通。这个是打拳的或是学医的要任督二脉通,任脉就是在前面,督脉是在后面背上。另外还有一排所谓叫中脉,除了任督二脉还有一个中脉,要通中脉。总而言之这个又是另外一种所求。据他们说这个中脉一通,也就是说又开悟了、又证了什么东西了等等。这个都不是正法里面所说的。还有求觉受这个是比较差一点的,但是这个跟求气脉通有相关。另外有一派就爱讲觉受,就是感觉感受。所以这个也跟气脉通有关系,因为你坐在那边如果气脉通了以后,你全身都会很舒服。可是气脉不通的话那就很不舒服,因为腿会痛。如果气脉通了就比较不痛,或者根本不痛,而且产生那种乐的感觉。很多人或是有一派人,他们打坐所追求的次目的就是觉受,然后得到觉受以后再求气脉通,然后再求种种身心的东西。这些以佛的正法来讲都是著身相求。我在三十年前初学佛的时候,有一个在家居士是个老居士,我这一打坐全身好舒服,好像一个法王真的好舒服。就是贪着那个舒服,那就是觉受。那个不是佛正法所要求的东西。当然你坐的好会有那种感觉,但是那不是目的,而且也不要因此而追求那个、贪着那个、或是期望那个东西。你一期望就会出毛病。还有求灵验譬如说求见佛,他当然不是正修所谓的念佛观,或是观佛,他就是有一个意愿想要见佛,或是有时候忽然就会有佛出现,他就很欢喜就很执着这个东西。所以每一次他打坐的时候要见佛。有的他产生一些现象以后,或是一些境界以后,然后他就可以看到佛,乃至于看到诸天,乃至于在打坐的时候见到自己到天上去了,到玉皇大帝那里去了,或是到那里去了这样子。于是每次都想要去那边。这个都会出毛病这个求灵验。所以见佛、见天、见神、见鬼,都自以为有境界自以为很好。见神、见鬼他见到什么神,神跟他说什么话,乃至于跟他开示什么道理,他就认为他已经开悟了这样子。这个都是五十重阴魔里面讲的。乃至于还有一种见空,什么是见空呢?就是若干年前有一些在家居士来看我,其中有两批人大概总共有五六个人,他们都说他打坐的时候发觉自己身空掉了,然后他就很快的问我说:师父你有没有身体空掉的经验。他说他身体空掉了,那就是说他身体不见了。可是这种人我就没有回答他。为什么你们知道吗?这种人迷执太深你讲不动他,而且他全台湾到处找法师问说:有没有身体空掉的经验。他在打坐中身体空掉,当作是《心经》里面所说的五蕴皆空那个五蕴皆空,所以这种人是基本佛理都没有搞懂。这个空不是说那个东西不见了叫做空,或是眼睛看不见了叫做空。甚至于曾经有一个法师,人家信徒问他说:师父什么叫空?他就解释说譬如师父手里拿的木棒,现在你看到了这是有,看不到就是空了或不见了就是空。可是事实上不是这样子。你看不到那个东西,并不代表那一样东西没有了。譬如说紫外线那些种种射线我们都看不到,太阳光谱我们也看不到,有没有?有。而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光的光线不是一个颜色,他是整个光谱合成的,合在一起产生的效果。所以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一种幻觉,是一种不是真正实在的事情。经过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东西,他不是他本身真正的东西。很多东西我们都是看不到的,但是他都是有的。反过来说没有的东西并不就是空第一点,也就是说没有东西不叫空。再回头讲空的意思不是没有东西。那几个人我都没有去破斥他,也没有跟他讲,因为这种讲不动的迷执贪爱太深,而且糟糕的是他那些都是大学的副教授、教授。所以我就没有讲他,我讲也讲不动。而且他执以为自己很高,所以到处以他的经验去踢馆。我如果破斥他就说:你觉得你自己身体空掉是吗?你何不摸一摸你的头看有没有感觉,还在不在。如果一摸没有头了,以你的那一套道理来讲就头都空了。如果可以摸到头这头还在,所以你身体空了头没空。你可以在摸摸眼睛,看眼睛在不在,眼睛在眼睛也没空。《楞严经》来讲眼睛不能自见眼,但是你可以摸一摸有没有?有。右眼有在所以右眼没空,左眼摸一摸也在也没空。还有你可以摸一摸身体,你虽然看不到但是你一摸还在,那就是身体没空。虽然你看的是没看到,但是你可能幻觉,那你看不到但是你摸得着,那么表示你眼睛有问题,不是身体空了是眼睛有问题,你的视觉起了幻觉让你看不到。这个情形除了你自己摸以外,还一个方式你就在你面前吊一面镜子,你打坐你觉得你身体空了,你看看镜子里面有没有你,如果镜子里面的你还在的话,那表示还在。所以进一步证明说,你在打坐某一个阶段的时候,你的眼睛产生幻觉。回头讲五十重阴魔,是我在解释《楞严经》的时候就是说,是在禅定中所产生的五十种现象。如果我们以中性的语词来讲,是禅定中的五十种现象。我说中性就是说他不一定要是好的,他也不一定要是坏的。所以是禅定中所产生的五十种现象,把他称为五十重阴魔。为什么称为阴魔?因为这个现象太不可思议、太神奇,所以常常会导致我们产生错误的想法,乃至于追求错误的目标。因此就变成魔境,所以那个现象就变成魔境。这个现象本来他是一种现象,但是我们如果在比较用一点点价值的看法来讲,他就属于五十重阴魔,就是五十种幻相或是幻觉。而且他必然会产生的,但是每个人产生的次第内容不太一样。属于你如果坐到那种地步了以后,就会有种种的现象产生。那个现象产生了如果你不贪爱,那就无防没有关系,而且是会增长你的道力。可是你任何贪爱他就变成魔事。

  然后还有一个方法比如你看不到你的身体,除了放一面镜子以外,他来找我的那时候还没有针孔摄影机,针孔摄影机还没有那么发达,现在你可以在你的房间里面放一个针孔摄影机,把你打坐的情形全都录下来,甚至于放一个监控的电视在你隔壁的房子,叫你的太太、或是你的先生、或是你的儿子在那边看着。乃至于你觉得你身体空了的时候,你就问他们说:你看到没有我身体是不是空掉了。他如果说不见了,依你的道理就是说空掉了。你如果说真的看不到真的就没有了,身没有了,那心呢?心是依身而存。你的四大如果不见了,那么心身识放在哪里?那么就没地方放了,这就有问题。这个身不见了只剩下心,这个心是要依于身,跟身整个配合才能运作。因为见证外相。你说你身不见了只剩下心,也就没有眼根了。那谁来看说我这身体不见了。你没有眼睛怎么看吗?就一个无眼者看自己身不见了,这个说不通。所以用《楞严经》的论证法,可见你的身也没有空。如果你身空了身不见了谁来持心。所以身不见了心是不是也一样不见?心也一样不见那你就变成什么都没有了。那你就忽然从这个宇宙中、法界中消失了。既然你从宇宙中、法界中消失了,那谁来说我的身空了。就根本没有一个人可以来说了。你已经没有了你还来说我的身空了,你如果说我的身空,那么你是不是有在说,有在说那就是你有舌根、有舌识、也有意识,然后去说这一句话,去做这个思维说我的身空了。可是你现在已经从宇宙中消失了,这一句话跟这个思维这个想法,应该就不能存在也不能发生。可是现在这一句话跟这个思维是还在是有发生,所以可证反过来了你的身并没有空。还有你说你见不到你的身,见到你的身没有了,那么是谁见到?是你见到嘛。你身体的一部分眼根、眼识见到你没有身。所以眼根、眼识还在,怎么能说没有身呢!所以可知这是幻相。进一步讲我们这个身不是说看不到就是没有。譬如说欲界天的色身,我们是欲界的人,凡夫肉眼就看不到。更何况色界天的天人我们更加看不到。他有没有身?他有色身。无色界的天人他虽然没有色界的那种肉质,但是他还是有身,而那个身佛菩萨都可以看得到,他们互相也可以看得到。要不然两个人撞到一起怎么办?所以是有的。所以不是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的就是没有。你看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天人我们都看不到。更何况诸法的法身。诸佛法身有没有?有。不能说诸佛法身是没有。那没有就根本不能有诸佛法身这个词。既然没有东西怎么称为法身呢?应该是称为诸佛空身或是无身。所以这个都是不合道理的。所以不是眼睛看不到就是没有就是空。象微生物、细菌这都有。乃至于红血球、白血球我们看都只是血浆,但是里面都有。辐射线等等。所以觉得自己身空是一种幻相,是一种阴魔之相。这个《楞严经》讲结语的时候在五十重阴魔的每一重都讲说:“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所有学佛想要习禅的人,这一段都必须要知道,最好能够把他背起来。‘暂得如是,’你如果打坐的时候有种种境界发生的时候,你要想到这句话暂得如是是暂时的,因缘和合你到了某一个境界的时候,忽然暂得如是。这不是永恒的、不是永存的。‘非为圣证,’所以不是圣人证道的境界,你不要以为你暂时怎么样,然后就觉得你已经是圣人、已经成佛、已经开悟什么的。但你如果说是真正证道了,那个境界就由得你,你要让他产生他就产生,不是暂得如是了,所以永远你能于此得自在。那个就是圣证。所有圣证就得自在,你想要进去就进去,想要让他出来就出来这样的。然后想他消灭就消灭。因为什么?因为还是幻相。种种圣证之相也还是如幻,记住这个。三界如幻你知道吗?乃至于诸法如幻,乃至于一切的圣、凡境界都是如幻。有什么可以执取的呢?所以佛说无所得的意思是这样子。都是自心所现。你自心清净的时候就会产生种种的现象出来。但是由于业力的关系,虽然自心清净了,但是就会产生种种的现象,那现象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可爱的,也许是可恶是,也许是可怖的都会有。所以不是圣证,不是圣人所证道的境界。‘不作圣心,’你如果不把他当作这个是圣的心所显现,也就是说你这个心已经变成证道圣道的心,你不这么想的话。这是一个假设引句,如果你不作圣心的话,‘名善境界,’还可以称为是善境界。就说这个境界还不错。但是不是圣境。‘若作圣解,’但是你如果把他当作是圣人的境界来解释,来理解的话,‘即受群邪。’你就一定会受到群邪的扰乱、误导,小至于着魔大至于发狂。这就是修行者没有作好准备工作,然后配套没有就噼里啪啦就打坐,然后对佛法也都不理解。所以产生一些现象就自己乱想,然后就受了很多痛苦困扰,佛法就没有办法进步。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他发心的问题,刚刚就是他想要求的种种,神通、灵验、充电、求健康等等。还有一种,差不多二十年前在美国很风行一阵子,就是有一个人我忘掉他是印度人还是美国人,如果是美国人的话,他是跟一个印度人学的,那一派静坐很风行连《时代杂志》都介绍,Suspen sion浮身于空。Suspen本来的意思是吊在空中。那一位老师他的名字叫Suspen sion,他一打坐他整个身体就这样浮上了,然后就在空中这样,据说如是我是没有看到。所以很风靡。他就以这个来教大家,然后很多洋人去学。因为我那个时候在美国庄严寺开了一个英语静坐班,就有好些洋人来学,其中就有一个曾经去学过这个,一个年轻人二十多岁他也读过大学,学了以后他就变成有一个问题,就说他每次一打坐,他不会浮起来,但是他会一跳一跳这样子。我就说你怎么会这样子呢!他说因为我去学了Suspen sion,然后他就跟我详细的解释一下。我说你现在能不能不跳,他说没办法我一坐他就跳,可是我实在不喜欢跳。因为跳了心就定不下来了。而且他是不规则的跳,不是很规则的跳。我说你那样跳好像青蛙跳一样。如果青蛙跳那还不容易,为什么一定要学Suspen sion。那我怎么样治他那个病呢?他有一次一跳我就拿一个小板子冲他头上敲一下,就敲了两次他就不跳了。第一点可能他表面上被吓坏了。第二点可能是消了业障,我敲了他两板。所以你看看这种种的妄想,好吧就说你能够浮起来又怎么样,你浮在空中干什么作什么呢?当你如果浮歪了掉下来,不是掉地上嘛。如果浮歪了窗户是打开的,然后你在楼上,据说你那是以定力而浮起来的,浮歪了浮到外面就一掉,掉到楼下去怎么办就死掉了。所以众生就种种的虚妄妄想然后就追求新奇。你们在座的以及在荧光幕前的诸佛弟子,打坐是习禅然后修定,然后不管你修多高深的、多么了不起的,都要回归到断贪、嗔、痴,得戒、定、慧。戒、定、慧是法身。断贪、嗔、痴烦恼得法身。这个就是正轨其他的都是歧路,都不是正路。我再讲一个也是在二十年前也是在美国,有另外一个所谓坐禅、习禅的大师,也是横扫欧美,他是教打坐,我们庄严寺大觉寺有一对夫妇他们两个都是博士学位的,然后去参加,好像是十四天还是十天忘掉了,他回来就报告打坐修行的经验,他说他那一个就是修怎么观法就是观痒。怎么观痒呢?譬如说你先观鼻头痒,由鼻头痒观到整个鼻子痒,整个鼻子痒了以后然后观到面颊痒,然后在观往上额头痒,往下就下颔痒,渐渐再往下就颈子痒、身体痒,全身都痒这样的。那样就成就了,成就什么我不晓得。有种种三昧这个是什么三昧,大概是身痒三昧吧。然后他说他起先观的时候,觉得这里可以有一点点痒,可是过两天之后这个痒就消失了,他心里面就很懊恼。有时候那个痒扩大了,第二天又减少了他就觉得退步了。诶呀!要痒还不容易。所以种种妄想分别。你看还是博士学位,而且是密西顿大学的那个是名校,有什么用。

返回目录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