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 八阶段之三、观察修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 八阶段之三、观察修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总第十六讲之 八阶段之三、观察修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1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八阶段之三、观察修 三、观察修
第三个部分进入观察修。前面都只是闻思和观察思维,还算不上修行。到了第三部分观察修,已经是属于一个比较上路子的阶段了,往下一延伸,咱们就是修行人了。
收获:渐离戏论获决断力
观察修的收获就是渐渐离开戏论的决断力量。戏论、两可性这种思维,在我们以前的修行当中,它是很油的,它的力量很顽固,无法轻易摆脱它。但是到了观察修这个阶段,渐渐就能离开它了。任何一个无穷无尽的思维,其善变的过程到了这个地方,如果要让它停下来,真的有可能停下来,因为这种决断力已经产生了。我们的呼吸与此同步也会产生决断力。如果需要自己静下来,呼吸能够宁静下来,不至于那么浮躁。呼吸就很听话,很快就能静下来了。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让自己静下来,结果静了一下,发现自己在憋气,然后越来越不舒服、越来越憋屈。不是这样的。到了这个地方开始产生决断力。
可以说,其实,念头从第一到第三部分的修行过程,也是我们身心调顺的第一到第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前面看起来是闻思,实际上都是修行过程。在第三部分,我们已经产生了这种决断力,事实上就是身心调适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是一种修行收获了。
有了这种修行收获,身心不会出现太多的矛盾。比如赞叹别人的时候,心里就很恨他;我想揍他的时候,嘴巴里还说“你很好”;给他一巴掌还和他笑一笑说 “你很好你很好”。不是这样的。在这个时候,心里面产生决断力了,心口就逐渐一致了。需要自己停的时候自己停,需要烦恼停的时候烦恼停。此时这种决断力在逐渐逐渐产生,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自己就会有受用。这个时候我们接人待物可以说真是响当当的,我说到就能做得到。为什么呢?因为身心不成为我拖后腿的力量。不会自己想到了,但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条件不让自己这样做,不会这样的。到了这个地方有决断力量。
限制:截粗识思维惯性,力不持久
但是它也有限制。它的限制是什么呢?它可以截断粗的识(认识上的这种思维惯性力量),但问题是不持久。在这个地方如果真的想要截断粗的思维惯性力,下了决心就真的能够截断,但是它的问题是不持久。
那么在这个阶段有什么诀窍呢?在这一阶段有三个部分的诀窍:
诀窍:(一)、使用能破教理,破放不下的所缘,离茫然恍惚
第一,使用能破教理破一些放不下的所缘,离开茫然和恍惚。我们从第一个闻思的阶段就已经慢慢在积累、慢慢得到能破的力量,而到了第三部分的时候,能够使用这些教理知识把放不下的所缘都放下,放不下的执著都放下,此时已离开茫然和恍惚。茫然和恍惚是凡夫心里的常态:没有什么确定的坏,也说不出什么大好,就是这么往下混。这个状态还不能说得太不好听,只要是凡夫人,多数时候就是这个状态。在使用能破教理破放不下所缘的时候,这个茫然和恍惚逐渐逐渐就离开了,就慢慢产生修行的推动力了。思维能够产生身心的愉悦和成功。
(二)、归大小乘亿万行门于一种,心不上正理即重来。反复即是加行
第二个诀窍:你的修行法门、你的信仰一定要归于一类、简单化。不要一个脚踏两只船,也不要一个心修两个行,或者一个人考虑,想去得到很多很多的成果。到了这个地方一定要考虑一门深入而门门皆通,不要想着门门去通而一门不深入。如果是门门通而一门不深入,那是一个很难办的状态,会让这个不持久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乃至于后来产生分离,每一种都坚持不下去。
无论是大乘的修行还是小乘的修行,亿万行门归于一种,即使是小乘的修行我们也要归于一种。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找到修行内观的场所,南传佛教的内观的法师也极其重视对于四念处和安那般那念的提倡。到了那种环境当中,我就要跟着他们去修行,是不是跟着他们一修行,我大乘的修行就放弃了呢?我们根据前面的所学知道,人无我的修行,我们也都不是圆满者,我们也必定要修。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因为一空一切空,所以即使我现在应用小乘法门的修行,也服务于我的菩提道的总修次第。
所以万千法门,大小乘的修行,禅宗、净土、密宗,或者数息、打坐、参禅、散步、锻炼身体、练瑜伽……一定要千万种修行归于一类、归于一个目标。如果不能够进行这样的归类,还让自己千头万绪,那么进展是很难的。而且只要心里没有这种正理,就得反复重来,只要脱离开这种正理和正思维,我们就要马上重新来一次。例如来果禅师在年轻参禅的时候,他摆开蒲团去打坐,他正在摆蒲团时发现自己失念了,念头没有在功夫上,没有在正念上了,他把蒲团又拣回来重新放。就要有这种决心。此时,我们需要反复反复地在念头上对自己加以强调、进行梳理。
(三)、凡资粮位中人皆当修。定境在定外忆念熟习。
第三,凡是资粮位当中的人都应该修这个行。我们现在拿果位来评价,不管你是修哪个宗的。有人说:“我们是修密法的,你们显教有什么呀?”咱们也可以跟他谈一谈:“咱们都是资粮位的,你在哪个位?”你只要在资粮位,还是得按照这种方法来修行。不管修密法、显教、禅宗、净土,到了这个部位、到了这个次第上,人人的修行都只有一条路,就是进行观察修,反复地提炼。
入定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入定当中的习惯,或者是类似的一些轻安的觉受,这些觉受应该在定外加以忆念。等到工作了,不打坐的时候,应该去回顾打坐当中的那个境界、那种心的状态。不要说一到生活当中就彻底把打坐都抛开,就说“生活当中我要放下”,工作就工作,真的就放下。要没有到这个修行地步的时候真的就得放下,如果是到了观察修的这个位置,那么我们在打坐的时候会有相应的觉受,或者说一种相似的定境,就需要在定外数数地去忆念它,在定外和定中逐渐逐渐打成一气。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