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 大乘二谛没有不摄法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 大乘二谛没有不摄法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大乘二谛没有不摄法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25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大乘二谛没有不摄法
二乘人所确定的修行模式和大乘人确定的修行模式是有所不同的。虽然释迦牟尼佛说了很多真理,说了很多谛,但是在中观的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现在所沿用的只用二谛,只用两种谛,不用四种谛。如果要用了四种谛,就会有一个麻烦,留下一个后患,就是灭法的问题,就一定要去认同它,而对于世间的存在也没有办法去进行完整的梳理。便不是了义了。
用两种“谛”来梳理,这所谓“两种谛”,就是一个世俗谛,一个胜义谛。世俗谛包括了三个方面,所谓苦谛、集谛和道谛,都是把它归纳到世俗谛当中。把灭谛归纳到胜义谛,还不是圆满的胜义谛,就是说它可以朝胜义谛来进行发展。因为给它发展空间的原因,把灭谛归纳到胜义谛当中就可以了。
《中论》里龙树菩萨说: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
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其实,因为可以灭“受想”的原因,灭完受想之后,阿罗汉必将得到的果实仍然还是这个胜义谛的大空性。这里的胜义谛没有不摄法,摄持不了净土的这个法要就不会剩下了。
没有不摄法,就是没有包含不了世间法的问题,主要解决的就是净土的问题,主要解决的就是报身和化身,就是神通、智慧、放光、动地,这些在大空性当中是可以包括的。我们上一次有这样一个表格,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