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修行的时候,你尽量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6日
修行的时候,你尽量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
净界法师
丑二、依无生灭性合虚空喻
佛陀告诉我们说:你一开始起修的时候,不管你修布施、持戒乃至于念佛,等等,你要依止不生不灭的一念心性来修学,不要依止五蕴的作用来修学,这样子才能够来合前面虚空的譬喻
(分二:寅一、弃浊就清。寅二、以喻合法)
寅一、弃浊就清 就,随性的意思
要我们远离浊相来合清相。舍弃污浊的五蕴身心,来随顺清净的法性。
这二段经文很重要,整个修行的纲要都标出来。
我们一再强调,修行的第一步是很重要,你不要走错路了,后面再改来改去,什么回小向大那就很麻烦。你一开始就走对,高速公路你一开始就走对了,走得慢走得快那是其次,一个人最怕就是走错路。古人说:我宁可千年不悟,我都不要一日着魔。因为你走错路很麻烦,因为你那习惯养成了,所以宁可不要修行,你也不要走错路。古人这样讲,我宁可千年不悟,他是一个非佛弟子,他没有走错路,他以后学佛还会更快,他很容易接受一个正确的思考。你的思考错误了,谁拿你都没有办法,要改都没有办法改,佛陀跟你讲都没有用。所以这个地方就很重要,要认清路头。
拣择真妄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
佛陀说:阿难!你现在想要在六根门头当中来修学,而你今天在前面经文一开始就问我说,是要成就如来所成就的常乐我净的大般涅槃的功德。你一开始问我的是成佛的法门,你没有告诉我说你要生天、或成就阿罗汉、或成就菩萨。你一开始就问我说,如何能够正确的走上成佛之道?那我就告诉你,你在修学的刚开始的时候,就很清楚的能够拣择,什么是生死的根本?
我们前面说过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你要依止五蕴来修学,就带动了五浊,这个是整个生死的根本。应该你要能够从这个拣择当中,找到一个不生不灭,圆满湛然的体性,来当做你修行的因地发心。
这地方我们讲一下:
我们现在很冷静的来看我们的身心世界,有二种相貌都同时存在,一个我们叫做本来的面目,一个叫做现在的面目。说:我这个镜子买来的时候,刚开始是怎么样,现在变成怎么样,这二个都要清楚。
本来面目,大乘起信论叫本来具。我们原本的面目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没有所谓的时间空间相,也没有烦恼相,也没有感受相,什么相都没有,就是一个明了的清净本性,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后来我们在三界一直打滚,打滚久了以后,就变成一个现在的面目,就是大乘起信论说的熏习成,经过无量劫六根六尘的相互作用,熏习成一种所谓的五浊的五蕴的身世界,我们现在这二种相貌都有。
这个五蕴身心我们一般的执取,可以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他生命当中的执取,偏重在色蕴跟受蕴,有些人他对色身很重视,对感受很重视,生命的追求大概都活在是在滋养色身,追求快乐的感受。这种人大概他生命的层次不会太高。
第二种人、是比较好一点,他是活在想蕴,他对外在的感受淡薄,他有很多他个人的想法,活在自己想像当中。这种人已经比较属于知识份子,哲学家,都是比较追求心灵上的想像。
第三种人、是活在行蕴跟识蕴,这种人是很微细,一般是有禅定的人。有禅定的人,他对世间的五蕴他根本不看在眼里,那种禅定生起的那种殊胜的三昧乐,他对这世间的五蕴他没有什么感受。但是他活在一种行蕴跟识蕴当中,他对内在的生命还是一种坚固的执取,这个是有禅定的。
但是我们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尽量不要跟着你的感觉走,尽量不要跟着你的想法而走,你才能够达到成佛之道,就是你的方向要正确。
那我们不跟着五蕴而走,应该怎么办呢?
依真修学
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你一个生死凡夫,你刚开始修学的时候,你的生命世界有二个情况:一个是不生灭性,一个是生灭的相状。那你应该要依止那湛然不生灭的性。当然这个依止就是你要起观,你日常生活要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来旋转。这句话最妙的地方在旋,因为五蕴它一定会干扰你,它跟你很熟嘛!它是你的老朋友,所以你要怎么样去跟它旋转?就是旋转它的虚妄性,把五蕴的虚妄相状慢慢的消灭,乃至于无生,达到无生。
复还元觉,恢复我们众生本具的清净的觉性。恢复的意思是说,我们本来就有,把它恢复回来,把这表面上的五蕴身心把它旋转,恢复到我们清净的本性,最后成就元明觉,不生不灭的觉性,达到不生不灭的本性,来当做我们的因地发心。
这个地方的因地发心是有证量的。蕅益大师说:这是圆教初住。以圆教初住心中的所缘境,这种不生灭性,来当做我们的本修因,你才能够渐渐的依止修学,而能够破无明证法身,达到佛果的修证。它这个地方是要我们弃生灭守真常,舍弃五蕴的感受想法,安住我们的不生灭本性。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 377
------------------------------------------------------------------------
-----------------------------------------------------------------------------------------------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