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十三)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8日
如何来简择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十三)
净界法师
这地方讲到耳根的三种功德:圆、通、常。看通这一部分:
通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前面我们都讲过了,我们看心念。心指的是意根,念指第六意识。因为第六意识跟意根二个是经常在一起的。这二个的特色是念念生灭,是错综复杂无有头绪,假设我们选择以第六意识的心念来当回家的路,那这个有问题,因为第六意识的念头很多,我们很容易被它干扰。因为它经常变化,它的情绪有时候快乐、有时候痛苦,情绪变化很厉害,那我们会产生一定的障碍,所以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回家的路。那怎么办呢?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耳根就不同了,耳根的闻性即便你隔了一道的墙壁,你也可以听到音声,它不会因为有阻隔而有所障碍,所以它的特色是遐迩俱可闻,遐就是远方,迩就是近方,它远近的音声都可以听得到。这个地方有二层意思:第一个从动态的音声来说,是遐迩俱可闻;其次从静态的音声,我们讲没有声音,没有声音也是一种所缘境,比方说莲花灯,诸位你听听莲花灯是什么声音?莲花灯是没有声音,没有声音表示它是遍满整个法界。你看,我们今天把这莲花灯带到美国华盛顿DC,把它放在那个地方,没有声音,它的闻性是遍满整个空间,就没有远近的差别。你看这个莲花灯放在这个地方,你听到无声,跟放在美国华盛顿DC的无声完全一样,所以当我们听无声的时候,那是听得更远更远,那是完全没有空间的障碍,无声没有远近的差别。那么这样的遐迩俱可闻,是其它的五根所不具足的。
是则通真实:这种通达无碍的功能,所谓的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动静二相它能够了了分明,而且不生分别。比方说我们讲舌根好了,舌根它在尝味道的时候,你必须有东西让它尝,没有东西的时候,舌根一落入静态就完了,它那能分别的尝消失掉了,舌根一定要合中知,一定要有东西来刺激它,它才能够产生了别的功能。所以它不能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没有这回事情,它只有动态才能够了别。不像耳根有声音也可以听,没有声音也可以听,我们可以听得到没有声音。所以耳根的功能完全操之在我,外面怎么变化对耳根完全没有干扰,它是通达而无障碍,它不随外境而有所障碍的。这是它的一特点,再看第三个常,恒常相续的特点。
常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这个地方赞叹耳根的第三种功德就是常。音声的体性有动态的有音声,跟静态的没有音声,这个所缘境是变化的。但是对能闻的闻性来说,是为有无,为有无的意思就是说,在闻性来说它有,动态听到有声音,静态的时候听到没有声音,所以闻中听到有声音、没有声音,对闻性来说,完全没有什么变化,它还是存在。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如果我们今天说没有声音了,就没有闻性的存在,这个是错误的。非实闻无性:其实没有声音,只是说这个声音是处在静态的状态,这个听闻的功能不但存在而且更加广大,更加没有边际。我们前面说过,耳根在听没有声音的时候,那更加的广大,更加的没有边际。所以它是恒常住,不随外境而有所变化。
声无既我灭,声有亦非生:身为耳根的闻性,它是没有声音的时候,它也不随音声而消灭;有声音的时候,它也不随音声而生起。所以它是生灭二圆离:耳根的闻性,这种觉了照见的功能,它是远离生灭二种的对立之相,这是闻性常住不灭的功德——是则常真实。
这个地方是讲这是一般性,这以下提出一个特殊的例子。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纵令在梦想,好,即使你在睡觉当中,处在梦想的做梦当中,做梦的时候,耳根它是怎么回事呢?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什么叫不思呢?指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在做梦的时候,第六识是分别的功能,完全被梦境所缠缚,而忘失了梦境以外的所缘境了。比方说你是一个人,你做梦的时候,梦到你是一只蚂蚁,整天搬东西,从东边搬到西边,再从西边搬到东边,这时候你的第六意识完全被你的梦境所缠缚了,你根本不会记得你还是一个人,不可能。所以我们一个人第六意识在梦境当中,是处在一种不思的阶段,没办法去思惟梦境以外的人事。但是耳根不同,它是不为不思无:一个闻性在梦境当中,它并不会因为第六意识的无知而消灭;相反的,它对梦境以外的音声,还是能够了了分明。
你看我们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把我们吵醒的?是闹钟嘛!那我们为什么能够听得到闹钟呢?表示耳根的闻性是超越梦境,它能够从梦境里面,穿过梦境回到我们梦以外的境界。如果我们今天没有一个功能能够超越梦境,我们一个人睡下去就醒不过来,除非你自然醒过来,没有人可以把我们吵醒。所以只有耳根它能够超越梦境,所以它不为不思无,所以它的功能觉观出思惟,耳根的闻性觉了照境的功能,它是不必假借第六意识的如理思惟,就能够任运生起的。所以在整个五根当中,乃至于整个身心世界当中,是其它诸根所不能及的。
这地方是把耳根殊胜——圆通常,表达出来。蕅益大师说: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有三德,刚好圆通常是有关系的。耳根的圆,是开显我们心性的般若德,般若德是圆融无碍的;耳根的通,是开显我们心性的解脱德,因为解脱正是一种无障碍的妙用;常的功德是开显法身德,恒常不变,圆通常刚好是有助于开显我们一念心性的三德密藏,所以从这一条路回家是最方便的。
——净界法师 楞严经讲记530
------------------------------------------------------------------------
-----------------------------------------------------------------------------------------------
欢迎投稿:news@fjdh.cn |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