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分法︰每一个主体若净则不染,若染则不净,不可同时明同时无明,亦即知礼所斥之“迷即烦恼,悟即菩提”的境界。(31)如此则成不了染净不二,烦恼即菩提等义。(32) 知礼于其《妙宗抄》中用圆教的“即染之...垢不
─────────31 《大正藏》册46,页707上、中。32 觉、无明、染、净、烦恼、菩提等,皆属于主体方面的范 畴。既然称之为“不二”,则必是主体境界之不二,非仅 是客观...
任博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5.html
-
,而存佛;有寂知指体,无念为宗 (32)。
从宗密的另一巨著─《大方广佛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看来,引文中所谓“拂尘看净,方便通经)是指神秀的禅法 (33):
疏有拂尘看净,方便通经下,二...智慧门,依法华经……第三、显不思议解───────────── 32 引见《卍续藏经》卷14,页119c。 33 其他, “三句用心,谓戒、定、慧”是指智诜的禅法;“教行不拘,而灭识”是指...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6.html
-
一一界皆有十如,即成一百。一根通取六尘,即有六百。约定慧二庄严,即是一千二百。根根悉用,定慧庄严等千二百也。(31)
眼色一念心起,即是法界,具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32)
众生之心具诸烦恼。(...又言︰
─────────31 《文句》卷10上,《大正藏》册34,页139下。32 《止观》卷7下,《大正藏》册46,页100下。33 《文句》卷8上,《大正藏》册34,页110下。34 《...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747157.html
-
32(东京:春秋社,1977)。
2. 前引书,页17~18。关于大乘与祅教之关系,参见许地山〈大乘佛教之发展〉,收入《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98,页113(台北:大乘文化,1979)。
3....Frankl 也主张:人类的存在,本质上就是要“自我超越”的。[31] “综合心理学”的创始人 Assagioli 也提出了五种向度的自我超越的说法。[32...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947161.html
-
一、有门──妙有、真善妙色、实际 二、无门──毕竟空、如如、涅槃 三、亦有亦无门─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 四、非有非无门─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 灭。(注32) 由此可知,《...所以是“即破即立,即立即破” (《 摩诃止观》之语 ),破立无碍,皆是缘起中道实相也 ’ (页 326-327)。 此显示了《摩诃止观》“即破即 立,即立即破”之不可说与可说的辩证关系。(注32)...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4.html
-
大堆汉字中选一个最古奥;最合适的字来翻译原本的梵字。[32] 小学的用途既如上述,而经学对翻译的作用又如何?原来信佛的大族中人既饱受儒学教育,他们不仅以听受法师的宣讲为满足,非得自己执持经卷研读始能...知道印度佛教认为佛性只有“善”的一面。仕邦虽然不从事佛理的研究,但据北凉昙无谶(Dharmaraksa,385~433)所译《大般涅槃经》(《大正藏》册12),其卷32〈迦叶菩萨品之二〉略云: 若断...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047261.html
-
,[ 注30]或依其用色而称为:“袈裟”[注31]、依其形制而称 之为“田相衣”[注32],或依其内涵意义称为:“解脱服” 、“莲华服”、“出世服”、“离染服”……...注31:本研究,第一章第三节。p.21。 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p.59-60。 注32:本研究,第三章第一节。p.61。 注33:本研究,第三章第...
郭慧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447267.html
-
作为护卫阙楼的神像贴在罐的四周,后来地位逐渐升高到罐的上部,约在吴末晋初的堆塑罐中,还堆塑很多佛像,如南京高场一号西晋出土的西晋堆塑罐,又把佛像置于楼阁中间,成了供养的对象(注32)。
由于...31) 见谢明良“三国两晋时期越窑青瓷所见的佛像装饰”故宫学术季刊第三卷第一期民国74年,台北。
(注 32) 见林树中“魏晋南北朝的雕塑”,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三。
337页
饰,且...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747275.html
-
宣弘四分律(注32)。经过这样的潜移默化,渐渐地,四分律在关中地区便取代了僧祇律的地位,到了释道宣 (五九六--六六七)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六六五) 写成续高僧传之时(注33),僧祇律在这一地区已成为“...,故改今名。是以“晚扬法正”,即谓洪遵在夜里开讲四分律。(注 31) 续高僧传页六一一。(注 32) 参注三○。(注 33)关于续高僧传的成书年代,请参陈垣先生 (一八八○--一九七一)中国佛教史籍...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447290.html
-
,问佛法得诸法实相,是名阿鞞跋致。( 注 32) 未现前授记之菩萨, 所以能不退转,是因“深心坚固”之故 。 《大论》〈大慈大悲品〉: “阿鞞跋致菩萨,常以深心终 不恶,阿鞞跋致,以深心集诸善,浅心作...31: 《大论》,页 598a。 注32: 《大论》,页 597c。 注33: 《大论》,页 263c。 注34: 《大论》,页 196c。 注35: 《大论》,页 540a。 注36: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847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