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06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支道林生平事迹考

    咏怀诗五首〉有︰“石宇庇微身”,〈八关斋会诗三首〉有︰“寒泉濯温手”,与《姑苏志》引诗有异。 249 页 (二)永和元年(345),31岁 1. 在会稽山阴祇洹寺与王蒙再度相逢 【出处】《...因此与殷浩同时在“相王司马昱官邸”清谈的时间只能是永和三年至永和六年之间,姑且系于此。 (四)永和五年(349),35岁 1.支道林品评名士王胡之 【出处】《世说新语.赏誉》︰林公曰︰“见司州...

    王晓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847531.html
  • 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1)

    ’为四十八愿,梵文本、藏文本均为四十九愿等,则是受到‘道行般若经’发愿的影响而来。关于此,望月信亨博士在‘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一书中,已有详细的考证,故不再赘言[31]。  在‘阿弥陀经’与‘无量寿经...而不知弥勒的净土在人间。正如印顺博士所说:“弥勒净土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即要求人间净土的早日实现。至于发愿上生兜率,也还是为了与弥勒同来人间,重心仍在人间的净土。”[35]。对阿弥陀佛之与...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147536.html
  • 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2)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大正八、七四九上、七五○上)   [30] 水野弘元编‘佛典解题事典’页八七─八九。   [31] ‘净土教の起原及发达’页五二五─六二六、...’页一三八 ─ 一五六。   [34] ‘长含’卷十八“世记经”忉利天品、大正一、一三一上 ─ 一三三中。   [35] 印顺博士上书、页一七。   [36] ‘弥勒菩萨所问经’有:“宝月三昧、月灯...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147537.html
  • 净土思想之考察

    云: “或复有人,作如是念,我于今者,应行十善,以是因缘,我身坏时,当得往生郁单越中,彼处生已,住寿千年,不增不灭”[31]。  此娑婆国土,虽与他方佛土比较,乃系秽土,但亦为释迦世尊于因地时,欲度...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35]。  心想佛时,当下的那个心,即与佛同。这也是修证经验中所见的自心佛,众生居秽土,佛必居净土,不论客观世界的凡夫众生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佛看世界是本来清净的。此种经验...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247538.html
  • 敦煌文献与僧稠的禅法

    同上,下栏。   [31] 卷十九,页五八三下。   [32] “佛教语大辞典”,页三六九。   [33] “佛教大辞汇”,第二卷,页一三五八。   [34] 参阅本文后录“敦煌文献之二”。   [35...四五三~六三一)姓郭氏,太原介休人。……年有十三,违亲入道。于邺西云门寺依止僧稠,而出家焉。稠公禅慧通灵,戒行标异,即授禅法,数日便诣。稠拥邕谓诸门人曰: “五停四念,将尽此生矣”。[31]  从这...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247539.html
  • 天台宗之理事观

    PRATIPATSAIVAMADHYAMA.(XXIVK 18)  把这几句话译成中文的话,应该是:   “缘起的东西,我们说之为空,  这是假名,这即是中道。”[31]  以上揭语之译法,中村元氏是没有错的;同时,我亦就此请教过在本...一切智断烦恼亦明道。”  该记又云: “师依此文以修止观,论中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且果统一心中得,因岂前后而获。故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双上双照,即入初住无生忍位。”[35]  该记所引前段,笔者已在大智...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347540.html
  • 《中论》里的“四句”之研究

    呢?原因是,任何一个“空的、不存在的东西,对它做任何的描述都是没有意义的。穆谛在其【佛教的中心哲学】乙书,就曾经举了底下的一个例子:[31]   p. 293   (五)3与4之间的... (十一)从“非A”可推得“如果A,则B”。[35]   由于(十一)的成立,因此,依据传统逻辑和直觉主义逻辑,(九)与(十)也都成立;这是因为不管X...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447543.html
  •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特色及其价值意义

    始觉之智而显现。   [31] 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三上。   [32] 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三O上。   [33] 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七二上。   [34] 大正藏卷三八,页三四三上。   [35] ...28],故受困三界,而三界仍是病起六缘[29]之境。然佛身却为超脱三界之觉悟常体或理法身[30],故无疾病之出现。关于法身,僧肇亦云:   “法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岂可近舍丈六而远求法身乎”[31]...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47544.html
  • 坛经思想的源流

    卍续藏经一一O册四一五a页上。   [31] 同前。   [32] 卍续藏经一一O册四一五b页下。   [33] 中国禅宗史,五六页。   [34] 同前。   [35] 吕澄“中国佛教思想概论”二三四...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30]换言之,真要修道之人先识自身心本来清净,若能以此“本自清净”之本师修行,即能 “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31]反之,若...

    李昌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647546.html
  • 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慧皎、道宣所著“习禅篇”研究

    一点在“高僧传”中,也可以得到旁证:“高僧传”只提到康僧会“又法安般守意……等三经,并制经序。辞趣雅便、义旨微密、并见于世”(注30)。安清传中,称康僧会为“传禅经者比丘”(注31)。法护所介绍的大乘...所推荐的。觉贤到了长安以后,果然不负众望“大弘禅业。四方乐靖者并闻风而至”(注35)。后来有些门人是“浇伪之徒,因而诡滑……大被谤读”(注36);再加上长安的经界权威鸠摩罗什,传授大乘禅法;而觉贤所...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64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