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现做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 (42)
这一段偈语,正是筏苏蜜多的最佳诠解。用“火中生莲”来比喻“在欲行禅&rdquo...548。
(39)引同前注,页548。
(40)引同前注。
(41)引同前注,页549。
(42)引同前注,页550。
(43)引自《诸法无行经》,大正藏册十五,页752...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0344260.html
-
lsquo;咒语’?
40:关于 ‘净土三资粮’
41:真实不虚话‘往生’
42:闲话‘道交感应’
...
妙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1644294.html
-
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39] p. 6 ;又说:“诗道如佛法,当分大乘小乘,邪魔外道,唯知者可以语此”[40]。吴思道[41]、赵章泉[42]及龚圣任[43]七绝诗均谓:“学诗...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0.html
-
“藏海居士集”未载,惟其“藏海诗话”第九页谓:“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 [42] 赵氏唱和上述吴氏诗亦三首:“学诗浑似学参禅,识取初年与暮年,巧匠曷能雕朽木,灿原宁复死灰燃。”“学诗浑似学参禅...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1.html
-
時刻上。然後跟隨著理知的綜合運作,才建構我們所認知的對象之形式或意想。但是此種建構是由生產性的想像所產生的[42], p. 202 它不是認知的源泉,不是認知,而是再認知[43]。 關於知識的... [41] Pramāna-samuccaya by Dignāga, 1.3. [42] Kalpanā=vikalpa. [43] Savikalpakam apramānam. ...
張尚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4.html
-
条件)而后生起,宇宙人生种种现象皆在相互关系中相依而存,无独立之个体;且亦因关系之变化而分离或消失。中阿含经第四七云 “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42],此之谓“空”。故僧肇有云: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7.html
-
五四一上。 [42] 大正藏卷一,页七二三下。 [43]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四○八下。 [44]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卷三八,页四○八下。 [45] 无我有二类,一为人无我 ─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8.html
-
﹝4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心印疏(清 溥畹) 《续藏经》第40册 ﹝43﹞金刚直说(清 成鹫) 《续藏经》第40册 ﹝44﹞金刚经石注(清 石成金) 《续藏经》第40册 ﹝4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244328.html
-
三十七篇,也是取法佛教和老子書的。他說﹕ p. 53 「吾覽佛經之要,有三十七品,老子道德,亦三十七篇,故法之焉」[42]。 然而,牟子雖強調佛教與老莊的共通性,但否定鬼神、數術、方技的民間信仰,...
林傳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944344.html
-
又宋佩韋氏『東漢宗教史』(臺北、民五三複印本)五四頁說﹕「梵語漢文,時多扞格,筆受者又非精研教理……。所以當時所譯的經,都是未成熟的直譯」。 [41] 『弘明集』卷一(大正五二˙五˙中)。 [4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