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最澄此行得到了台州刺史的襄助。五台山华严寺天台座主志远和尚曾向入唐求法的圆仁说: 日本最澄三藏贞元廿年入天台求法,台州剌史陆公自出纸及书手,写数百卷与澄三藏。三藏得疏却归本国。[28] 所以...26]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 [27] 《传教大师将来台州录》,《大正藏》册55,页1057。 [28]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2,页108,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海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546197.html
-
之如来 是常在的。到了大乘佛教,所谓法身即法尔存在之真理佛、理想 佛,是佛性如来藏(25),遍在于诸众生中(26),以清净真如为体 (27),是常、乐、我、净,永离生、老、病、死,非... 33.参阅大毗婆沙论第十七,大正27, P.85俱舍论第二十七,大 正29,PP.140-141 34.参阅大品般若经第五广乘品,大正8,PP.255-256
...
张 瑞 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946205.html
-
平原之铁矾土地区, 如图二,(注 26)为古代结晶岩 块,故矿藏颇丰,如图三,(注 27) 这里的铁,已早为早期 移民之奥族人( Australoids )所使用。 这里的... (注 26) 同注25,页759。
(注 27) 同注25,页756。
(注 28) 同注25,页754。
(注 29) The ...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546214.html
-
戒性。心瞥起,即违佛性,是破菩萨戒。护持心不起,即顺佛性,是持菩萨戒。 注27 与慧能无相戒法形成区别的是,神秀弘传、行持的菩萨戒(持心戒)以“守心看净”、“住心观净”为特征,并执行菩萨戒法的一系列...1286页。 注26同注24,53页、157页。 注27《大乘无生方便门》,《大正藏》卷八五,1273页。 注28印顺,《中国禅宗史》上海书店1992年3月版,134页 注29杨曾文校写...
王月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646240.html
-
非处善巧或下地粗性上地静性、或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名所知事。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诫,或听闻正法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现前,即于彼法而起胜解,即于所知事而起胜解 (大30, 427a27ff.; ...tsam)是否定有“作者” (byed bo) 故。(注26) 此外,他在同书之第四章〈入声闻真实决择章〉之结尾亦有同样的强调。(注27)月称论师在《入中论》 ( Madyamakavatara ...
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846243.html
-
(注27)这意味著“释迦牟尼”一名,乃是人们对他的尊称。另外,《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则有不尽相同的说法:释迦未出家前,已经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这是“释迦牟尼”一名的来源:“太子(指释迦)入...所填加进去的。无疑地,这是释迦出家以后,甚至成佛以后,人们对他的尊称。这样看来,下文所引文献,把“释迦牟尼”一词释为“寂默”,应该是引申义,而非原文的意思。
(注 27) 引见《大正藏》卷三,页...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846244.html
-
不在内、外、中间,罪垢 即除。 (27) 所以也无须斤斤计较于戒律条文问题。从大乘 菩萨的立场看,戒律的目的是为了解脱,而将条文的戒相称 为别解脱戒,所以《... 行。 (26) 佐藤达玄著《中国佛教????戒律?研究》 318 ~ 320 页。 (27) 大正藏十四,541...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3446264.html
-
不少第一次王舍城结集时各经的次第。 ─────────── (注35) 大正27册122上。 17页 总之,北传的《...缘起的过程。 27 页 A Study of the Collection of Agamas and the Origin ...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146276.html
-
─────────── (注 178) 见大正.27-540上;《阿毗昙毗婆沙论》译作: “无始空”。 ...27-540上) (注 187) 见大正. 28-925下。 (注 188) 见大正. 2-40上;SⅢ.p.189。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146291.html
-
智者看来更高于华严第一序之“顿”(注 26)。妙玄云:
“昔从顿出渐,渐不合顿,引渐入顿,处处须废,今已会顿,顿何 须废。” (注 27)
渐顿之义便是指此由第一序之“顿”─华严,开出...) 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注19。(注 27)《妙玄》,页738上。
129 页
“顿名顿足、顿极。”(注 28)
这是就圆顿止观之直入三谛...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446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