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33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汉魏两晋时期中国佛教对禅修次第的认识

    静虑以上诸地心极细微故,息不转。(《大毗婆沙论》卷26,大27,123上-中)于诸禅之中,前三禅起(出入息),于第四禅不起(出入息),故彼等为(前三)“禅的最后”。(《清净道论·说安般念的功德》,叶均...使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内容也属于注释。 参见本经: 164下24-5行、.165下19-20,29行、166中27-8行等处。 之所以作这样的推定,是因为现行本中的这段文字与法护译的《修行道地经·...

    宣 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747146.html
  • 慧思与智者心意识说之探讨

    四句展开之,如此一来,于世界悉檀立心具、缘具、共   具、离具一切法,一一皆可成立,其余三悉檀亦如是。[27]如此一来,   可立说之法门是无量多的,此反映了地论师和摄论师固执一端之偏执   (不论是...  说与不说实并非对立,能如是解,则能同时双遮双照,明了“即破即   立,即立即破”之道理。吾人往往将“破”与“立”作对立式的理解   ,在此显示了“破”实际上   [27]如《摩诃止观》云:“有因缘...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347150.html
  • 三论宗之哲学方法

    中生出,何以只有苹果而非柳丁或甚至马车能自苹果树生出?(27) 对三论宗言,一般科学的与实证的因果推理,在日常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其真实性只属于惯例上的真,而非具有绝对的真理妥当性。佛陀虽运用...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55)。 29.《回诤论》,27。 30.《中论》,Ⅹ...

    郑学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1.html
  • 法华思想与佛教社区共同体-- 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

    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教若使人,皆已成佛道。(27) 李氏合邑造像的领导者“都邑金像义井主李次”与“都唯那大像碑主李显族”,两人的头衔皆有“金像主”、“大像碑主”角色名称,碑文又称“李氏合...妙法莲华经疏》,页826。26 《妙法莲华经》卷5〈从地踊出品〉、〈如来寿量品〉, 《大正藏》册9,页39下页44上。27 《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页8下页9上。 页243 ...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2.html
  • 由“相互主体性”的立场论天台宗几个基本关键观念以及山家与山外之争

    。众生自于佛依正中而生殊见苦药升沉。一一皆计为己身土。净秽宛然成坏斯在。(27) 此段极为精采,也很值得玩味。诸佛众生一一皆彼此互为依正(主体状态以及此状态所相宜的客观环境与法界观),如此...“他外无自”之理,上已论之。而因中若闻有如此之主体带来的诠释体系不断的在观己,同时念起此常视己为佛本身之佛,则亦可 ─────────27 《大正藏》册46,页784下。 页374 云全生是佛...

    任博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5.html
  • 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兼论惠能所批判之看心、看净的禅法

    27) 文中,“久视”乃唐?武则天的年号(西元 700 年),“禅师”即────────── 26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宣诏品》, 引见《大正藏》卷 48,页 359,下。 27 引见《...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6.html
  • 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无明在心上当体一如的消息,都表示两者可相即互转的关系。 体无明颠倒,即是实相之真,名体真止。如此实相,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生死涅槃,静散休息,名息二边止。(27) ─────────24 《止观》卷9下,《大正藏》册46,页131上。25 《玄义》卷1上,《大正藏》册33,页685下~686上。26 《玄义》卷5下,《大正藏》册33,页744上。27 《止观》卷...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747157.html
  • 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2)

    。 頁235 智旭27歲開始閱藏、學律、持律,但他還是說: (31歲時)乃決意弘律,然律解雖精,而煩惱習強,躬 行多玷,故誓不為和尚。三...智旭出家後,以受戒為基,開啟他一生 復興戒律之志業。27歲第一次閱律,30歲第二次,32歲第三次 ,這是智旭熟知戒律的基礎。32歲開始他第一次講律,之後, 有一段時間曾中...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447266.html
  • 中国最初的佛教造像

    ,受到佛教的传入,佛教像或类似佛教像的纹饰也表现在铜镜背后,因而被称为佛兽镜,兹依水野清一在“中国????□像?????”一文(注27)引述如下: (1) 三角线佛兽镜:出土于柰良北葛城郡广...) 同(注24)。 (注 27) 水野清一“中国????□像?????”一文载于“□教艺术”第七号,1950年。 332页 窄,犹如佛入定的坐姿。衣纹则以平行突出的弧线描画之。三像中...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747275.html
  • 《学佛三要》的启示

    的修习。 上述次第修习“七觉支”(注27) ,为开发“菩提 (bodhi 觉 ) ”必备的七成分,初学者必须 按部就班学习,才能完成增上心学。 在“... 若有所论 页 27 ──现在生泥洹论,皆是末劫末见的邪说(注45)。《增一阿含 42 品第 3 经》说:‘...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94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