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33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菩萨道与儒家伦理

    ,于十波罗蜜及八万四千法门中,为求菩提而修诸行,说名菩萨。(《大正藏》册31,页893上)  藉由十波罗蜜等诸修行,达于自利利他圆满佛果,此过程即是菩萨道。至最究极清净,即是佛。[27]  因此可知,...愿不移动(参《大正藏》册26,页26下~页27上),且心多欢喜无诸怖畏。  另从《大智度论》所作诸多描述亦可得知,皆显示菩萨对“如”(空)之了解,其心坚固不动摇(参《大正藏》册25,页570上~页...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449233.html
  • 智者之圆教义及其形成之探讨

      页359   其“明位数”[27] 五品位是圆信法界,十信位是得圆闻、起圆信、修圆行,等觉位才能断微细无明,妙觉位才能得佛智究竟解脱。   在其“圆门入...hellip;判四教,属间接判教。《大正藏》册33,页773c~页774c。   [27] 同注7,卷5上,《大正藏》册33,页732c。   [28] 同注7,卷9上,《大正藏》册33,页787c...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549235.html
  • 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华严经》的神话故事或形象描述,“法”指华严特有的名相。然后,他讲“辨法会通于理”,[27] 以理论分析揭示玄理。他的“理”具体是指“十玄门”。  李通玄则明言《华严》与《易经》性质相同,他把《华严》中...。  [26] 《五教止观》。  [27] 《华严一乘十玄门》。  [28] 《新华严经论》卷33。 ...

    魏道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549236.html
  • 中国佛教与伦理建设

    ldquo;经诠理智,律诠戒行。戒虽万行,以孝为宗”。[27] 意思是戒行众多,但都以孝为宗旨,也即把戒律内涵的本质归结为孝。契嵩也说:“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  [24] 同上注。   [25] 《灵峰宗论》卷4之二。   [26] 《灵峰宗论》卷7之一。   [27] 《孟兰经疏》卷上,《大正藏》册39,页505中。   [28] 《孝论.明孝章...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649239.html
  •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1)

      (圆测法师自十五岁去国后,一生未归。然而,在《三国遗事》中有此一条记录,云:“时圆测法师,是海东高德,以牟梁里人故,不授僧职。”27如果根据尚玄居士的说法,虽然在崔致远和宋复所撰文献中并不能找到...如慈恩良匠石鼓鸣山,即以有说标其称也;西明大师雷震启蛰,故以有释著其名也;若京地法匠光也,阿曲宗师观也,往往得其环中,时时举其精义,更有山东之范,以钩索得度,汾阳之寂表未详之号。29   27 高丽一...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949332.html
  • 人间净土的终极关怀——论傅伟勋的佛教生死学

    他应当说出的话[27] 。  第五层的“必谓”层次,是思维历程自我转化的问题,比如发现了缘起思想的义理蕴涵与发展理路,以及深层结构的根本义理之后,应当进一步地开展缘起思想的现代意义,并且发挥其现代功能... [25]) 同注19,页71。  [26]) 同注19,页86。  [27]) 同注20,页238。  [28]) 傅伟勋,〈大乘佛学的深层探讨〉(《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页148。  [...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949425.html
  • 汉魏两晋时期中国佛教对禅修次第的认识──以《安般守意经》之注疏为中心的考察

    26,大27,123上-中)  于诸禅之中,前三禅起(出入息),于第四禅不起(出入息),故彼等为(前三)“禅的最后”。(《清净道论·说安般念的功德》,叶均译本,261)  可见,四禅以上各种禅定的修行是...我们的语感都使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内容也属于注释。  13 参见本经: 164下24-5行、.165下19-20,29行、166中27-8行等处。  14 之所以作这样的推定,是因为现行本中的这段文字与...

    宣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1949491.html
  • 《大乘大義章》授記思想探究

    舍利弗的刻意矮化為甚[27]。因此,這樣的思想衝突,讓慧遠更欲在理論上探索《法華經》這獨特說法的理據為何?慧遠認為,少了慈悲心與方便般若作為兩翼,以為度化眾生動力的聲聞乘,能夠成為圓滿究竟的佛嗎?在這章...1961年 頁62-67  張瑞良 〈佛概念之研究與深思〉臺大哲學評論 第5期 1982年1月 頁155-176  古正美 〈佛教與女性歧視〉當代 第11期 1987年3月 頁27-35  古正美 〈從佛教...

    李幸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849540.html
  • 唐代净土教宗师法照与五台山、并州关系新探

    来世极乐为期耳。略说行游宜者,任详读。〔27〕〔P188〕  从“昨贞元四年”、“现今”、“至今”等词语的语气判断,上引文字当记于贞元五年(A.D.789)法照在长安时,是法照活动当时的实录。另外通观此...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50周年(宗教文史卷·上.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27〕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1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28〕道端良秀.《中国净土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馆,...

    张先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1249626.html
  • 《百丈清规》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

    听任出家;仍令户口出钱,建立经像。”27并自“皈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28及至初唐,统治者对佛教亦是极尽宠佞利用之能事29,如唐武则天时期,“倾四海之财,殚万人...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9页。  41.《广弘明集》卷27《诫功篇》,《大正藏》卷52第305页。  42.据《隋书》卷35《志》第三十《经籍四》。  43.56.58.60....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164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