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宗前就已流行;[37]又神会除了在此碑铭中提到祖师袈裟外,在他的《南宗定是非论》的记载里,也有评击北宗“师承是傍”的原因乃“从上相传,一一皆与达摩袈裟为信;其袈裟今见在韶州,更不与人;余物相传者,...记载:“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知惠能于临终对神会有上述之赞美;见《大正藏》册 48,号 2008,页 360 下第 19-20 行。 [37] 净觉《注般若...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442616.html
-
37] “无记”本指赖耶种子中难以辨别善恶的一类种子,亦指由此类种子发出的无记业,六祖用于指修行法中一种不当有的空见,应指修行者修禅定时的“昏沉睡眠”状态。此种状态貌似“无念”而实为“无念”之障碍,...,台湾:达摩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初版。 [7] 《大智度论》卷 22,《大正藏》册 25,页 222 中。 [8] 智顗《观无量寿佛经疏》,《大正藏》册 37,页 188 上。文中《...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8.html
-
作为一类有机生命体,只要是“活著的”,不论意识活动层域的深、浅如何,“意识”的存在,乃是构成名为“人”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当慧能说 “于念而不念”的“无念”,[37] 也就不会是就存在(to be)...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9.html
-
[37] 炖煌本《坛经》:“无念者,于念而不念”,宗宝本《坛经》作“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大正藏》册 48,页 353 上)。“不念”和“无念”如果不严格分别,意思并无不同。不过,依慧能禅教以...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742620.html
-
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37〕
又如,《楞伽经》中说如来藏更强调说: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空、无相、无... 〔37〕《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同上,第 6册,第451页。
〔38〕《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一切佛语心品第二”。同上,第10 册,第356页。
〔39...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2842644.html
-
众生,众生承佛教修习,得成正觉。
无住是寂静,寂静体即名为定。从体上有自然智,能知本寂静体,名为慧。此是定慧等。[37]
由此可见,神会把禅宗慧能一系所强调的一切众生本具的“...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3042646.html
-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和师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孔子以能与仁者相邻为美事,认为不能选择仁者做邻居,就不能算是有智慧的人[37]。而荀子则反复强调“隆师而亲友”。他认为,一个人...[37]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38]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夫人虽有性质美而...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3142648.html
-
若欲深泛教海,则此其舟航维楫乎。” 观之则“因明入正理论”也。(注37) 紫柏大师以一位杰出的禅僧而重视义学,并著眼于唯识的存续问题,勤嘱王肯堂等熟究成唯识论,又将因明喻为深泛教海的舟航。他自己也写了... (b) “新续僧传”撰于一五二三年。 (注 35) “集解序”。 续藏八一,三○三页上。 (注 36) “俗诠序”。 续藏八一,二页下。 (注 37)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自序, 续藏八七,一...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4042658.html
-
,真如有无为法与清净有为法两方面的含义。无明熏习真如故,真如法性被缠覆,真如所摄非阿赖耶识(无漏种)被障蔽。由此,无始以来,无明系摄如来藏,相续流转。此无始无明是染法的根本原因,即指阿赖耶识[37]。... [37]根本无明是生灭依,是一切染法生起的直接原因,它可指根本无明自身,亦可指含摄它的阿赖耶识。唯识的根本依是阿赖耶识,因为它摄藏一切染净诸法的种子。从逻辑上看,阿赖耶识应为余有为法之先,故无始...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4642667.html
-
无著的《摄大乘论》卷上说本识与种子是:“非彼种子有别实物此于此中住,亦非不异。”(37)《成唯识论》卷二说种识之间的关系是:“此与本识及所生果不一不异,体用、...则是受熏持种之处。依今人霍韬晦37。大正藏卷 31, p。134.38。同上, p。8.39。同上, p。328.40。对于世亲的这段注释,今人印顺曾有底下的说明,很可帮助我人进一步了解世亲的本意:&...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544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