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71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6)

    135  弥底 405  弥兰陀王 82、48、605  弥康罗失黎 361  披那·达信 593  拉玛 593、595  拉德 403  拉葱钦波 474  拉·卓微衮波 42O  拉·隆格旺秋 ...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547055.html
  • 无著的唯识思想

    二转识俱起,谓意及意识。”B42   《显扬圣教论》的这几段论述,都是《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相同内容的重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1,《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的内容至少在无著着手写作《...42《大正藏》31卷第566页中、下。   B47参见《大正藏》30卷第651页中。   B48《大正藏》31卷第480页中、下。   B49参见《大正藏》31卷第480页下。   ...

    徐绍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947067.html
  •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1)

    31]],“见自本性,即得出世”[注释:《坛经》[42]]。此处所讲的“本心”与本性是同一涵义的概念,故此《坛经》也说:“识心见性,自成佛道。”[注释:《坛经》[30]]。慧能把众生的自心、本性与佛道...即如来禅;如来禅者即是第一义空。[注释:《荷泽神会禅师语录》[42],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96页]。  “波若”,即般若。神会以般若智慧为如来禅,这和《楞伽经》以具备自觉圣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047070.html
  •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

    [42]  四、译自汉文的经典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传佛教对粟特、回鹘的影响开始日益强烈起来。越来越多的经典都依据汉文本翻译,可以说就是有力的见证。中亚吐火罗佛教传统素以口头传说见长,与之不同,汉传...Major)》新辑第1卷,1949年,第160页注2。  [42]葛玛丽(A. von Gabain)《古代突厥语文学(Die alttürkische Literatur)》,载《突厥语言基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147098.html
  • “空”否定了什么?─以龙树《回诤论》为主的一个研究

    “ P 且非 P ”;而它(第 (d) 句)正是第 (c) 句。(41) 其次,依据传统西洋逻辑中的“矛 盾律”( the Law of Non-contradiction ), (42) “ P ...conjunction ),“非 P 且 P ”等值于“ P 且非 P ”; 因此, 第 (d) 句等值于“ P 且非 P ”, 亦即等值于第 (c) 句。 Back  42 矛盾律说:任一个命题 P,不可与其...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547153.html
  • 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1)

    间之不可分离。 于 (一 ) 不可说的回答中,从横、竖、亦横亦竖、非横非竖等一一来探讨一念或三千皆不可得,(注 42) 由此显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不可思议境。 (注 43) 除了以遮拨方式 (不可说 ...持法性, ...... ”算  起。(注42)于“不可说”之横破中,先明心具、缘具、共具、离  具皆不可得; 次举地论师 (心具 ) 与摄论师 (缘具  ) 来论破之,以明此二师之主张违经又达龙树 (...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4.html
  • 《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观念

    宗体极者不必顺化。因为“幽宗旷邈视听之外,不变之体超乎世表,故   页42   可抗礼万乘,高尚其事”。与最高本源本体和一致性使出家人获得了不必遵崇世俗王权的特殊地位,&...

    宋立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847259.html
  • 《净度三昧经》与人天教

    罪福、涅槃一概视为自然。“道法自然”见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0] “生死自然”、“罪福自然”则是源于庄子“自然之命”、[41] “顺物自然”[42] 的思想。这些对于自然的阐释...庄子》天运篇。  [42] 《庄子》内篇?应帝王篇。  [43] 《观经疏》。  [44] 《法事赞》。  [45] 参照森三树三郎《老子?庄子》。  [46] ...

    姚长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5947260.html
  • 中国佛教的译场组织与沙门的外学修养

    无暇细查,只好在这里提供这条线索供有心人注意。  缘于沙门所撰佛教论文或经论注疏会揉杂了佛教以外的思想,也就是将不纯粹的佛教义理向外推广。  第三,佛家名相往往译音不译义,有所谓“五不翻”之说。[42...肇论》中的篇章。  [42] “五不翻”之说见于南宋释法云(1088~1158)编集的《翻译名义集》(《大正藏》册54)卷1〈十种通称〉的“婆伽婆”条(页1057下)。参拙作〈中国佛教译经...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047261.html
  • 王畿与佛教

    牟宗三以龙溪的四无论为建构儒家式圆善论的主要资源,42便最终仍然无法避免象龙溪那样“销福归德”,在相当程度上又回到了斯多葛(Stoic)主义的立场。显然,这同样是龙溪善恶祸福观念所要面对的问题。  ...康德与牟宗三之圆善论试说”,《鹅湖》,1997年8月,页21-32。  42 牟先生在《圆善论》第六章“圆教与圆善”第五节“儒家之圆善与圆教”中在讨论完龙溪“四无”论所蕴涵的圆善与圆教意义之后,紧接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94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