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嫌简化,因此产生一些漏洞是在所难免的。[38] 其次笔者对Gombrich的模式也有一点看法。其论点主要是建立在婆罗门教吠陀文献的前例上,因此值得争议之处也在于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差异上。基本上两者的...] Gombrich, 1990, p. 27. [38] 值得一提的是,Cousins在使用improvisatory一词时似乎也有误导的倾向存在。这个词在所有的英语辞典中都指与“音乐...
越建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742609.html
-
风范井然,巨丽甲于东南,可谓多半完成于见月手上,[37] 成了建置宝华山道场之最重要擘划者。[38] 顺治10年(1653)8月上旬,见月忆及自己昔时在五台山参学时,曾蒙一位善知识开导般舟三昧念佛...
释果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942612.html
-
,卸瓦运砖,一一莫不以身先之。”可见三昧住持华山期间,宝华山的寺宇修茸,亦多是见月一手规划。见《一梦漫言》,页84。 [38] 兴建之情形,请见下一节第三项“兴建宝华山律宗道场”。 [39]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042613.html
-
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下方、(38a)上方恒河沙数世界中生于各类佛土的一切有情,宣称佛名、法名、僧名,而且想要启发他们正见,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这段经文宣说具法筵的“...般若波罗蜜多并且勤习相应,为了完全成熟有情,以方便善巧力现证预流果,但不生憍慢。[38] 以上经文开示“预流果”。[第五卷] 7.舍利子,有些不善巧的菩萨摩诃萨能修四静虑,并修行诸波罗蜜多。他因证...
释如石*、释果赜、林秀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142614.html
-
即是谬言”以及他的《显宗记》(745)“衣为法信,法为衣宗”之指示,[38]也都一再以祖师袈裟为信物来支持惠能乃正嫡传;再从《坛经》的记载来看(无论是敦煌本或以后之各版本),上述有关“祖衣”之说也都...,这是早在神会北上(730 顷)以前,禅门中早有的先例,早有的传说。” [38] 《南宗定是非论》语见胡适《神会和尚遗集》,页 281。语见《显宗记》,收录于《景德传灯录》卷 30,《大正藏》册 ...
陈盛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442616.html
-
身心昏昧,无堪任性;睡眠者,谓心极昧略。又顺生烦恼,坏断加行,是昏沉性;心极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说一盖。又昏昧无堪任性,名昏沉;昏昧心极略性,名睡眠。[38] p. 276 昏沉之主要特点为...大难,其中一难便是说《起信论》会遭遇“觉后转迷”之难。欲详辨此义,非专文不可。 [37] 《录校》,页 297。 [38] 《瑜伽师地论》卷 11,《大正藏》册 30,页 329 中。 [...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8.html
-
语句,其中作为否定义出现的“不念”,其实更含蕴慧能教导学人在面对内、外境相时,要须不取、不舍而后能得解脱的方法意义。换言之,“不念”乃基于 “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38]的认识,为要解脱学人一向...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9.html
-
[38] 引见炖煌本《坛经》;《大正藏》册 48,页 338 下。 [39] 对于“意识”,如果方便地使用“本质”(essence)和“属性”(accident)的观念架构来理解,那么,“...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742620.html
-
道而已。”鲁直颔之,自是不复作词曲。[38] 对世俗之人尚且如此要求,对僧人的要求应当更为严格。我们看到惠洪的弟子慈觉在编集其师的文集为《石门文字禅》时,除了〈上元宿百丈〉诗外,其他艳词一概未予收录...、梅季点辑《八指头陀诗文集》,页 112,长沙:岳麓书社,1984 年版。 [37]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页 385。 [38] [宋...
陆永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842621.html
-
38〕
此外,在瑜伽行派唯识学的一些论著中,甚至把诸识本性也说成是不染的,或更立第九阿摩罗识为自性清净心等等。如《庄严经论》中说:
“譬如水性自清,而为客垢所浊。如是心性自净,而... 〔37〕《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同上,第 6册,第451页。
〔38〕《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一切佛语心品第二”。同上,第10 册,第356页。
〔39...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284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