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37 12日起,离开加城开始朝圣之行。同行者,悟谦法师通藏语、印度语,又有多次“八圣地”(灵鹫山、菩提场、祗树给孤独园…)之行,乃最佳导游人选;为欲访印度学术机构,另有一熟英语者及助手一人... [36] 寿民(案:即后来之成一长老,当时尚未出家)〈东初法师掩关记〉(《人生》vol. 3, no.2,p.8)。 [37] 同上。 [38] 寿民〈东初法师掩关记〉、圆明记〈智光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444711.html
-
。 10、大正12,267c。 11、前揭藤田氏书、页121。 12、大正12,268c。 13、前揭藤田氏书、页128。 14、大正37,页103b。 15、前揭藤田氏书、页118。 ...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2744746.html
-
1、《本地分》(Sa’idngos-g2hi,No.4035,36,37) 2、《摄抉择分》》(rNam-pargtan-la-dbab.pabsdu-ba,No.4038) 3、《摄事分》(...分别之现量(rtog-meddugyur-pa'imngon-sumtshad-ma)。 37、(一)事势比量(dngosstobsrjes-dpag),是指由具体事实所引生之比量,例如:以“事物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0644838.html
-
历程,途中会因退失菩提悲愿而远离菩萨道,是有两大因缘:一、在摄化有情时而退转悲心,如舍利弗割施眼睛而心生疑悔[37];二、菩萨修至谛见诸法寂灭相时,也有因悲愿不坚而欲入涅槃的可能,如《智论》卷10提到...顺导师《学佛三要》p.99~101。 [37] 《智论》卷12(大正25. 145a)中,舍利弗施舍眼睛的例子。 [38] 另外,在《智论》卷35(大正25. 319a27)提到:菩萨为何不入涅槃...
释印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0.html
-
方面,勞思光的立場與牟宗三是一致的,他說:
乾嘉學風本身原是一『以史學代替哲學』之潮流,基本上自屬謬誤……其病在於不能真正了解哲學問題。[37]
從勞思光的論述當中,我們可以窺見哲學與史學的典範差...36] 〈史學研究前景的我觀:方法及視野的一些反省〉,收入《讀史的樂趣》,台北:允晨,1991。
[37] 《中國哲學史》第三卷,香港:友聯,1990。
[38] 同註 35。
[39] 參...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445107.html
-
学造诣,就如谢灵运在〈庐山法师碑〉中说的「无不穷究,心本无二即色三家之谈,而着《法性论》」(37)。如此,般若学大家的慧远,为何会在纪元 402年回心净土呢?这要从慧远南下庐山的部份说起。慧远于纪元 ...、讲谈社、1996年3月15日。(37) 同注(36)。(38) 大正45、224、b、c。(39) 在大正藏第十二册中,收录的《大阿弥陀经》是为吴支谦译的,但据藤田宏达氏的研究,提出此译本是支娄迦谶...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345124.html
-
敦煌艺术成就的重要论文, 如〈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敦煌石窟艺术〉、 ( 注 35) 〈早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6) 〈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7) 〈唐代後期的莫高窟艺术〉、( 注 38)...36) 段文杰,〈早期的莫高窟艺术〉,收录於敦煌文物研 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北京 :文物 出版社,1982),第一册,页165-176。 (注37) ...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0445156.html
-
惡法,尚有少法可得,少境可超越、可契證、可觀照,便不能如實智證實相般若,簡言之即是要捨觀、滅言、離心。什麼是實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云: 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37] 此中實相...
釋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845193.html
-
37-230a-28~29 )。 ( 註 5) 除了正文所舉偏屬勝義的三心外, 經論中也有屬於 劣義的三心, 如唐義淨譯的《金光明最勝王經》...
王開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745302.html
-
觀音之一。(註37) 六、如意輪觀音----(Cintamani-cakra )此觀音手持 如意寶珠表示他能滿足眾生祈願﹔持寶輪表示大轉法輪。依 照印度... (註 36)﹕同上,三三頁。 (註 37)﹕同上,三三—三四頁。 (註 38)﹕同上,二七頁。 ...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84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