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恶,儿女是讨债鬼,亲人是魔眷,欢乐是放荡,享受是罪业。所以,世间上的黄金宝物、眷属亲人、福乐享受、功名富贵,都该放弃。”[注26]这种观念,将佛法与人生对立,使许多学佛者感到“...净土的建设,他说:
既然人间是如此的重要,为什么我们要将希望寄托于未来的净土,而不把目前的世间转化为安和乐利的人间净土呢?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不可知的未来,而不去落实现实国土的身心净化呢?[注30]...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4743954.html
-
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 見。」(註25)又云﹕「汝今當信佛知見者,祇汝自心,更無 別佛。」(註26)禪宗認為佛就是覺,起正覺在於心。心悟與 成佛... 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註30) 這一段對答說明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人人平 等,與孟子所說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 ...
陳榮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5043962.html
-
十二因緣經》、《阿毘曇五法經》、《阿毘曇九十八結經》、《五陰喻經》及《四諦經》等(註26)。安世高在華傳譯毘曇及禪經,受惠者不少。康僧會在其〈安般守意經序〉便提到:「南陽韓林、穎川皮業、會稽陳慧此三賢傳...譯經僧安玄共同譯出初期大乘所造的出家及在家之基本修行經典《法鏡經》(註30)。陳氏在其〈陰持入經序〉中甚至說安世高在當時京師傳法之情形為:「光于京師,於是俊人雲集,遂致滋盛,明哲之土靡不羨甘。」(註31)...
古正美教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0243979.html
-
《蒙古黃金史綱》亦載,自元順帝以後,「其後直至 數代可汗,歷經苦難政教不穩,君民迷途善惡不分, 是時孛兒只斤黃金家族衰微不振」(註26) ...元後 裔的「天命」、「正統」、「中心」等傳統觀念(註30),與 長子直系血親對汗位繼承權利的壟斷(註31)。為鞏固蒙古新 興封建主的統治、安定封建秩序和消除...
王德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143989.html
-
法華經疏序品有言﹕ 「物機感聖,聖能垂應,凡聖道交,不失良機。 」(註26) 這已指出萬物感召佛陀,佛陀自會垂應眾生... (註30) 由以上所引更能理解道生的感應思想,他再次強調眾生如果 沒有感機,則佛陀就沒有相對的垂應,這並不是佛陀不接引 ...
劉貴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243990.html
-
奧書(註26)或觀誓 之「般若燈廣注」第一章﹐都提到有八位註釋家﹕龍樹﹑佛 護﹑月稱﹑提婆設摩 (Deva sarman﹐五至六世紀)﹑求那師 利(...「迴諍論」等﹐合稱為十萬偈「無畏論」(註30)。但 亦常被箇別流傳﹐而以最具代表性的中論註釋書獨得「無畏 論」之名。他並認為此藏譯「無畏論」之註釋極為古雅簡潔 ...
釋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544022.html
-
(註26)一命題可知,佛 性是有普遍性的,因而靈知也有普遍性。宗密自己便說﹕ 六道凡夫,三乘賢聖,根本悉是靈明清淨一法界心。 性覺寶光...佛性,亦名如來藏,亦名心地。從無始際,妄想翳之 ,不自證得,耽著生死。大覺愍之,出現於世,為說 生死等法,一切皆空,開示此心,全同諸佛。(註30) ...
吳汝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644025.html
-
即說為住;住別前後,復立異名;暫有還無,無 時名滅。前三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在過 去(註26)。 255頁... 現、現在、現有三義,並說「現在簡前後」(註30)。顯然, 論文和述記都說到種、現間是俱時因果。 原來,唯識經論把種子分成兩類:一叫「種子」,一叫 「種類...
楊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3944046.html
-
的特色,如禅门九山[25]无不源于中国曹溪六祖慧能,然与中国禅宗五派[26]并无关连;在我国西藏,印度密教由寂护、莲华生、阿底峡等相继传入,结合西藏的文化,衍变为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依照当时摩揭陀“王法盗五磨洒合当死罪”这一法令,而制定出如下学处:“当依王法,若苾刍盗满五磨洒,即当摈弃。”[30]可《四分律》中把五磨洒译为五钱[31],这种翻译表现出译者佛陀耶舍及竺佛念并未准确领会...
净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5344089.html
-
先导的法门之一,念佛是忆念佛的十号功德:“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26] 佛世时,佛弟子就因为身心忧伤、恐怖时而修六念。...30] 与弥陀净土契应者,想专修西方净土者,也可兼修方便善巧的安乐道──易行道:时时念佛,多多忏悔,也就是说往生净土的修行,其实包含了所谓的正常道与方便道。善巧方便的安乐道,应多集善根,多修净业,因为...
释德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44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