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26),复云“如贫道始之甚愚 ,因以佛之圣道治之,而其识虑仅正,逮探儒之所以为,盖 务通二教圣人之心”(注27),此已明示其儒佛兼修,儒佛会 通之志矣。...佛之五戒十善“以儒校之,则与其所谓五常仁义者,异号而 一体耳”(注29),复云“其五戒十善之教与夫五常仁义者, 一体而异名”(注30),五戒十善与五常,名虽不同,实无二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8.html
-
(注25)镡津文集卷第十九,附录诸师著述,御溪东郊草堂释 怀悟序,大正藏卷五二,页七四六下。 (注26)镡津文集...第一,辅教编上?原教,大正藏卷五二, 页六四九中。 (注30)镡津文集卷第十,书启状?答茹秘校书,大正藏卷五 二,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045919.html
-
附文求旨,义不远 宗,言不乖实,起之于亡师”(注26)。 佛法初入中国,至汉桓帝时,西方高僧相继来华译经宏 法,安世高之...。 佛经传译来华,因“梵夏既乖,又有繁简之异”(注30) ,故佛典之移译每多言不尽意,名不符实,且玄章婉旨隐而 不见,以致“求之弥至”...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345921.html
-
(注 26)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第五,卷五五,页41中。 (注 27)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 〈大品经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 》卷五五,页53上。 (注 30) 〈大智释论序〉,《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一,《大 ...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445922.html
-
心净则佛土净”不可解释为︰自心净,则净土“自成”, 而是心净则生净则佛土净。其关键点在于“众生净”。
页26
... 页30
待愿?答曰︰作福无愿,无所标立·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 ·譬如销金随师所作,金无次,庄严佛世界事大,独行功德不 能成故,要须愿力...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845925.html
-
宣说的内容,而且皆是“以般若波罗蜜多为中心”25 而集成的圣典。其次,若从略本《心经》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无智亦无得”及“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26...经典提出有力的证据,亦即“二十二种发心”的内容是在般若波罗蜜多文献发展的第二期——“原典的开展期”30才被编入的。而这也是为什么莲花戒论师根据《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却不以后出的广、中二部《般若经》来...
廖本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4045928.html
-
》等(注26)。安世高在华传译毗昙及禅经,受惠者不少。康僧会在其〈安般守意经序〉便提到:“南阳韩林、颖川皮业、会稽陈慧此三贤传安世高之学”,而康僧会则间接受益,由安世高之此三位弟子承传安世高在华所传之...:其所训练出来的僧人,如严浮调,不仅能注解经典,同时亦能参予译经工作。严浮调在汉灵帝光和四年(一八一),便与当时的另一安息译经僧安玄共同译出初期大乘所造的出家及在家之基本修行经典《法镜经》(注30)。...
古正美教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245960.html
-
慈悲心、方便力。(注 25) 菩萨“虽行十二头 陀”, “但不贵阿兰若法”,因为菩萨“智慧深入”,一切 “皆与般若波罗蜜合”,(注 26) 菩萨不排斥声闻、缘觉, ...,菩萨仍不为所动。 《大智度论》解 释,为何会如此,因为菩萨“若嘿然,魔即为说似道法”。 (注 30) 面对语言建构成的似道法,菩萨即其幻,知其不实, 因此,...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345961.html
-
不振”(注26)
上述“吾辈所作惟孽,血肉相残”,“君民迷途善恶不 分”之检讨,是蒙古族思想家从宗教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总 结出的历史教训。指责元... 表现之一,是在理论上很大程度地打破了黄金家族、大元后 裔的“天命”、“正统”、“中心”等传统观念(注30),与 长子直系血亲对汗位继承权利的垄断(注31)。...
王德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745967.html
-
动乱于空;似梦因眠,梦昏于眠,梦若不息,眠不得觉。此惑不除体不得显。然见则见理,见实非惑,见理时能断此惑,从解得名,名为见惑耳。[26] 这里说明了见惑从何处生、其功能作用,以及为何得名三事。...皆无依无住,故说“双寂”。 又观无明即法性,不二不异。法性本来清净,不起不灭;无明惑心,亦复清净,谁起谁灭?……如此观时,毕竟清净,是为从假入空观。[30] 无明与法性,其体同一,不生不灭。能观...
释惠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34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