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识学,都接近于真常大乘,只是真谛重论,菩提流支重经。[26](二)从经论特色看流派传承菩提流支是重经的北方派,真谛受西印真常唯心系的强烈影响,玄奘大成中印度东方的陈那、安慧唯识学。从经论方面来看,三...融合《瑜伽》、《摄论》两大思想,而把唯识学建立在《瑜伽论》〈本地分〉的思想上。”[30]陈那、护法一系重理性思辨,依《瑜伽论》、《解深密经》,不取无著、世亲调和真常大我的意见;《成唯识论》再也不谈如来藏...
陈 一 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046087.html
-
《摄大乘论》的影响。[26]……
《佛性论》以三藏解释如来藏,是比合阿赖耶三藏的。在能摄藏、所摄藏以外,隐覆藏与执藏,是富有共同性的。
从《佛性论》的〈显体分〉...法身藏,至得是其藏义;四者出世藏,真实是其藏义;五者自性清净藏,以秘密是其藏义”。[30]
印顺指出如来藏五义的相关诠释当中,关于《佛性论》的第三“法身藏”的...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246091.html
-
岁便能自立,随父母李白斋在家读书、歌诗、习礼文。他的父亲是身材高大、有严格教养的人,虽家道中落(注26),仍能急朋友之难。日后他对父亲充满了敬意和怀念之情。在青少年时代,读朱子的著作,无法起共鸣。内心...北京!这真是祸不单行。按照国家规定,祖父过世,也要守孝三年 (注30) 。这是比悲痛还严重的现实问题。黄仁宇先生把李卓吾当时的处境,做了生动的描述-- 他的祖父去世。上司和朋友根据当时的习惯,送给了...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8.html
-
文章很多,例如在《焚书》部分:页一○~一四,页四五,页五七、页八四、页八五、页一四九、页一五一、页一八一、页一八五~一八八、页二三二;《增补》的部份:页二五五、页二六七等皆是。 (注 26) 黄仁宇,... (注 29) 吴泽,《儒家叛徒李卓吾》,页一一~一二。 (注 30) 龙文彬,《明会要》,洪武二十三年闰月“甲戍”条。 (注 31)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页二一九~二二○。 (注 3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
-
(页一四九)作例子。 (注26)参汤用彤先生(1892~1965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以下简称“汤氏佛教史”,商务印书局民...见卍续藏经第六十五册。 (注30)参汤氏佛教史下册页二九七“北方四分律之兴”开头 之处。及(注28)引仕邦的学位论文页十八~二九。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946101.html
-
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 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 见。”(注25)又云:“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 别佛。”(注26)禅宗...”慧能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 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注30) 这一段对答说明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人人平 等,与孟子...
陈荣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4946187.html
-
”和“开迹显本”之论述,可说表现在整部《法华玄义》上。此可从《法华玄义》的整个结构来看,如七番通释五重之四悉檀,[25] 乃至别释五重“释名”之迹门十妙,[26] 甚至本门十妙,[27] 皆扣紧...若用此权实约五味教者,乳教则有四权四实;酪教但有四权;生苏则有十二权四宝;熟苏则有八权四实;《涅槃》十二权四实;《法华》四种俱实。[30] 由上述之二段引文,首先说明藏、通、别等三教所诠之四悉檀何以是...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246192.html
-
之相,随缘时则有差别,不随时则无差别,故知一性与无明合方有差别,正是合义,非体不二,以除无明无差别故。[26] 既然真如纯净无染,本身不具九界的差别法,“乃是但理随缘作九”,九界的差别法只是因由无明...应知,理具三千,事用三千,各有总别,此二相即,方称妙境。[29] 以事法中的一念为总相,即能摄得理事两重三千的别相,这里不是如山外所说的“约事论别,以理为总”[30] 即把一念心当作真如来理解,相反...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746201.html
-
,无复覆护,失所持耶?勿造斯观。我成 佛来所说经成,即是汝护,是汝所持。(注25) 我涅槃后,所说法戒,即汝大师。(注26) 这是法藏部的《长阿含经》与铜鍱部的《善见律毗婆沙...戒律也没有喧宾夺主的,如《四分戒经》明持戒之个人功德云: 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注30) 121页 ...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446211.html
-
,坐乃禅之别称。盖一念不动为坐,万法归源为 禅 (注26) 。 明本把“坐”与“禅”相等同,禅就是坐,坐就是禅,从而把 对禅境的体验完全局限于静坐一途。这...山上坐禅习定达旬月之久, 特别重视坐禅。明本在侍奉原妙期间,也是“昼日作务,夜而 禅寂”。(注30)对坐禅习定的重视并非原妙明本师徒独具的 特点,而是元代南方禅僧的共同...
魏道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04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