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97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度中观学的四句逻辑

    何况无因?(注26)   由于自性无,因而不自生。这另一面的意思是,倘若有自性,则能自生。可见这自生中的自,是就那常住不变的自性(svabhava)而言。而他生的他,以至自、他的结合,都是就自性说。...自性的设定是受到激烈与彻底批判的。就这点来说,我们可以把无生密切地关连到空方面来。笔者在拙文〈智顗与中观学〉(注30)(Chih-and Madhyamika)中,曾详尽地阐释龙树基本上是以自性与邪见的...

    吴汝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146249.html
  • 南禅“顿悟”说的理论基础 --以“众生本来是佛”为中心(1)

    ,在记录惠能的弟子辈,特别是徒孙辈的南禅文献当中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一命题,越来越显得明确。例如,有 一首题为“南宗赞”的“五更调”,疑为神会所作(26),而它的 第一段是: ... ;引见《大正藏》卷51,页270。 29.同前书。 112页 一个更基础性的说明(30)。所以,他紧接著说:“若观佛作清净 ...

    杨 惠 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346251.html
  • 石頭希遷的禪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法身等佛。....即煩惱是菩提。(第26條) (3) 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於自性中,萬法皆見 。一切法自在性,名為清淨法身。(第20條) ...淨」,識心見性,自成 佛道。(第30條) 由以上所論,作者可以肯定石頭希遷所說的「吾之法門,先佛傳受」之「先佛」,於其歸諸久遠的先佛,不如說是六祖惠能來得恰當。 (二...

    林義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3846270.html
  •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大乘廿僧’释义(1)

    26)  经云:‘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一生补处,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慈心乃至舍,入空处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入空三昧,无相、无作三昧;不随禅生,生有佛处,并...’(注30)。无畏作护判别‘一间’的菩萨为七地或八地,但是经文中明说‘一生补处’四字,所以应该是指十地菩萨才对。  丁三、不还果  戊一、具‘中般’名称的菩萨(10)  经云:‘(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0946317.html
  • 吉藏的真理观与方法论

    开善智藏等成实宗师的不同时,曾做了明白的解说 : ──────────── 11.引见《大正藏》卷30,页33b。 ...波若》、《法华》无有优劣” (23)、《般若》与《涅槃》“二经无异”(24),乃至“《法 华》即《华严》”(25),“《华严》即《法华》”(26)等等 看起来...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4746384.html
  • 20世纪初期两岸汉族佛教的互动(1)

    间演变为归还国土主权、抵御外侮的民族主义运动。民国八年[26]爆发的“五四运动”即导源于此一“归还山东”的运动诉求,因此,排日、抗日和抵制日货的风气迅速在沿海的都会区蔓延开来。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30]或者用目的论的语言来说,是为了降低华人排日的强烈情绪。  假如上述的观察是合理的,则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初东亚佛教联合会的在日召开绝不只是中日两国民众间单纯的佛教友谊互动,而应视为在本质上具有外交...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146392.html
  • 中观根本慧论文句释宝鬘论(2)

    彼相续而生果。此初心若无,则彼相续不生,因为从初心生相续,从相续生果。而业在果之先而有,是故非断非常。如此十白业道是成办法(26)的方便,此善法果即是受用现世和他世五妙欲故。   寅二、由许不...法(30)中有漏无漏二种业与业的不失等异法皆可生起。又果虽成熟而不失法仍然安住。彼不失法在预流向等度果即灭;及死时灭。又不失法有:有漏无漏二种差别。辰三、总结业非常,何以故?生已无间即坏灭空故;业非断...

    任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3546504.html
  • 从台湾万佛会谈佛教的社会参与

    ”等剧,其中“佛魔大对决”分成魔舞、佛舞、担经、炼狱、焰口等五场,在群众中演出,与观众合为一体,希望有著民间进香、入庙等仪规的效果,让众生对佛教义理有较深的印象(注26)。前任务的第一、二项,介于仪式...宣教的录音带。在小众传播方面也是万佛会极欲开发的宣教空间,希望以较少的活动经费达到宣教的效果,如推出“社区聚会”的活动方式(注30),著重在基层的扎根工作,以服务乡里作为号召,经常主动地举办各种休闲、...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146578.html
  • 关河的三世学与河西的千佛思想

    此经为“大乘之妙目” (大正14,页30下),可见东晋时已颇受重视。 又在东晋期间有三次将《贤劫经》的〈千佛名号品〉单独抄出而流通者: 一是《出三藏记集》卷十一所载东晋竺昙无兰抄之《千佛...26)(图三)。 先厘清此五佛造像的完整构图,才好进一步论述其含义。首先此铺造像应是六尊而非五尊。在五坐佛的西端尚残部分衣带及一朵莲花,有衣带则表示尚有一主尊。且依本窟造像的惯例,佛头顶的莲花一般...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546586.html
  • 《比丘尼传》研究

    战乱,关中名僧多南迁避难。刘宋武帝、文帝两代于此时极力延揽国内外名僧,大力资助译律事业,建业乃成为当时新的译律中心[25]。慧观是刘宋初年译律事业的主要功臣[26];他不止习《十诵律》,而且还广收各地《...30],但是其虔诚的宗教热忱,使她们难行能行,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此即历代僧传中,都特别记载燃身事迹的原因。  另,《法盛尼传》记法盛曾“从道场寺偶法师受菩萨戒”,菩萨戒为大乘戒法,但此戒不是必须,而是...

    吴季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04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