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系)念智称 (ye shes grags,约十世纪后半) 说:“愿心有三种;因欲等三别, 诸所谓行心,许有十九种。” ( 注 34)念智称在廿二发心上,如此划分了愿、行二心之后,接著引用前述《华严经... (注 32) 尚未查明出处。 (注 33) 藏译《修次初篇》,勘同施护译《广释菩提心论》,译文不佳,错讹亦多。见大正,册三二,页五六四中。 (注 34) 同(注 32)。 (注 35) 同(...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845595.html
-
rdquo;而世亲也强调“变碍名,理得成就。”(注34)意即是非变碍的极微,是不可见之色,为不实在,非实有。(二)不相应行法:是独立于心、物之自然法则(law of nature),...1~2,上。
(注 31) 参阅拙著《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p.219,中央文物供应社发行。
(注 32) 有部与经部关于无为是否实有之辩,见大正,29pp.34中~35,上。关于此一辩证,...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045597.html
-
方兴未艾(注33)。 在印顺法师的见解中, 太虚在未接触新思潮和革命活动之前, 其 改革 页103 的理念, 来自西方寺阅藏时, 所体验的天台与般若影响的禅(注 34 )。 然后指出这种禅是来自...59。 注33 谛闲的成就,见陈荣捷的《现代中国宗教的趋》,劫页85-86。 注34 见《华雨香云》,页292-293。 注35 前引书,页296-297。 注36 前引书,页297。 ...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6.html
-
(注34)。
因此如何闻“道”?如何认识“道”?(即真理)才是本质性的 问题,至于儒、释、道不过是言诠的工具,道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此 观念下,儒、...
孙中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8.html
-
都是言其本体。 注33 以会通三教为主的思潮,根本上均有共同指向本质性问题的趋 向,如李卓吾、杨复所、周汝登等人均是。 注34 李贽:《初泽集》... | 34----天奇本瑞 | | 35----无闻明聪 |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19.html
-
只能就共同接受的命题为基础, 以建立自已的主张,并驳斥对方的自 我矛盾。 “众圣庄、老,何故皆云有神?若有神明,复何以断其不实 如佛言?”(注 34 )正是这种技巧...2547。 注 32 同上,页2548。 注 33 同上,页2554。 注 34 同上,页2543。 注 35 同上,上引三则分别见于页2548、...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20.html
-
注 34 )。
心即理,人心即道心,人欲天理,两者是二而一也,统归于吾人一心之发用,得其正者为天理,失其正则为人欲,此种宇宙论思想与禅宗之收摄一心的宇宙观正相契合,发展至晚明,尤有甚者则认为...,页299-316。注34 王阳明《传习录》卷一。注35 李贽《焚书》卷一。注36 《五灯会元》卷七。注37 《明史》卷二二一,。注38 《竹窗三笔?李卓吾》。注39 同上。注40 李贽...
林素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2.html
-
著<由三乘施设论菩萨正性离生>P.110~111。 [6]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33~34。 [7] 《汉译南传大藏经》论事一,61,P.1~4。 [8] 《四分律》卷31(...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945646.html
-
修多罗部份的本母----摩坦理迦 (matrika)。论文从卷八五到九八,凡十四卷(注34)。从经与论的比对中,可以明显看出:《摄事分》的论义,是依《杂阿含经》而建立的。经有“五阴”、“六入处”、“杂...颂13-31,“由何相当知……”)(六)顺解脱分:与去除烦恼种子的解脱分相随顺的加行。(颂32-34,“无相善施等……”)(七)顺抉择分:具有护念有情之殊胜心态,及以修所生慧为主之胜解行的智慧。(颂...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6.html
-
75. (注 33) 僧睿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见《大智度论》,页二二。 (注 34) 吕澄撰,“杂阿含经刊定记”(《内学》第一辑,页一○八~一○九) (注 35) 印顺编,《杂阿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