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28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日据时代台湾北部曹洞宗大法派的崛起

    34)  可是,在此一般性的规定之外,对于寺产的管理和支配权又是如何?这是最关重要的部份,底下也进一步分析看。  在昭和 7 年 (1932) 出版的《台湾全台寺院斋堂名迹宝鉴》一 ...的探讨。 ( 注 18):此一时间, 是假定张长川所提的首次渡台时间为光绪 34 年 (1908) 冬 10 月, 而非他括弧指的明治 42 年 (...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045954.html
  • 身是维摩不著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绅商之请,在台中、彰化等地分设二十余个宣讲社,而新庄、新竹等旧有的宣讲社亦重新整顿恢复运作 ( 注 34)。。   由上述可见黄玉阶周旋四方的灵活手腕,不仅寻得与日本政府互惠之道而保留了宗教教化的传统...而根据《台湾日日新报》的几次报导均记为“ 壬午之年”( 1882 年),见该报明治 34 年 12 月 18 日 及明治 35 年 9 月 23 日所载,本文从其说。 (...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8.html
  • 中国的第一个佛教皇帝--汉桓帝

    ,都皆堕三十七品中:譬如万川皆归大海”时说:“这就是说:三十七道品,包括了小乘佛教的全部教义。这话虽然说得有些过于夸张,但它却表明了小乘佛教对于三十七道品是如何的重视。”(注34)我们不知道,郭朋为...源流略讲》 (里仁书局,一九八五),二十三页。 (注 34):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 (齐鲁书社,一九八三),五七○~七五○页。 (注 35):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大...

    古正美教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245960.html
  • 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

    即是说般若波罗”。(注 34) 179 页 《大智度论》中也有不排除声闻、 缘觉的思想, 如谓: ...〈散花品〉,页277b。 注32: 《大品经》,页341b。 注33: 《大品经》,页267a。 注34: 同...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345961.html
  • 明代蒙古族的佛经翻译与文化需求

    忽必烈汗的转世;又从佛教神权的高度,封授予俺答汗以“ 转千金法轮之咱噶喇瓦尔第彻辰汗” (梵天大力转轮圣王睿 智可汗) 之号,使其具有了“普国之汗”(注34)的名分。赖...频伽藏本。 (注 33) 同(注18),第一○六页。 (注 34) 同(注18),集一三三页。 ...

    王德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745967.html
  • 《大智度论》的十善道之概观

    一切戒法。因此应掌握这个原则,否则只持守十个戒律,怎么能说具足圆满一切的戒法呢![34]  2.在家与出家菩萨  《智论》于在家戒中,指出依戒的发心与善巧,而分成下品、中品、上品、上上品戒。如《大智度论...29. 84下?85上);《优婆塞戒经》卷六(大正24. 1067上?下)。  [33] 《大智度论》卷八十四(大正25. 648上?中)。  [34] 厚观法师:〈《大智度论》中的十善道〉,p.33...

    释悟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845984.html
  • 延寿的戒律思想初探

    也没有提到序的字句。何况序文 中有些话,如“若有志心受者闻者,法利无边。七辨赞之, 莫穷千圣。仰之无际,可谓真佛之母……入道之要,靡越于 斯矣”(注34)一类...111册,页83d。 (注33) 同上,105册,页8c。 (注34) 同上。 (注35) 同上。《...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846001.html
  • 摩诃止观的道次第思想

    从心自生心(2)对尘生心(3)根、尘共生心(4)根、尘离生心,四句推求不可得,如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34]此即是“无生空观”。  非但有见,三假惑除,一切见惑...藏》第三十卷 第1页下  [32]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63页下  [33]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63页下  [34] 《大正藏》第三十卷 第2页中  [35]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 第65页...

    释惠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346009.html
  • 《大毗婆沙论》佛陀论之探讨(1)

    所以才会有“法不可增减,佛相亦尔”故以“三十二相”来作为大丈夫相吧。[34]  在《大毗婆沙论》之中对“三十二相”又提出了后续的相关问题,这就是“菩萨”在修习妙相业快达到达具足圆满“三十二相”之时,是由...

    釋慈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446010.html
  • 《大毘婆沙論》佛陀論之探討(2)

    183~p196  [33] 《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a  [34] 《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a有提出此一说:“胁尊者说曰:若增、若减俱亦生疑,唯三十二亦不违相。有说:...

    釋慈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446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