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楞严经》不是伪经

    38)关于第三十八条的看法  五浊本就世界而言,故有劫浊,众生浊等。今经纳诸有情于恶慧为见者,误解为觉知相识寿命为命者,亦误为见闻失准,种种乖违。其伪三十八(出自楞严百伪)。  紫虚的看法:五浊在...

    紫虚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2452161.html
  • 现代禅及其与传统佛教的分歧

    ,“则无一可取”。38在李元松看来,印顺之所以对禅、净、密提出这样的批评,是因为他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观察问题,而没有看到禅、净、密的“内在生命”,即这些实践形式中所蕴涵的涅槃体验;其实,《阿含》、《... 38 参见温金柯《敬覆印顺法师〈我有明珠一颗读后〉》所引印顺文字,“现代禅网站”《现代禅论文》页。  39 参见《我有明珠一颗》第一章,“现代禅网站”《丛书全文》页。  40 参见温金柯《敬覆印顺...

    邢东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4452207.html
  •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

    774),凡有祸乱,必请他禳祈,因此元载说能够免除这些灾难,是靠佛的力量了。代宗奉佛的虔诚,连司马光也对他批评道:“皆废人事而奉佛,政刑日紊矣。”[38]   大量的战祸导致人民...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252224.html
  • 中观学派的运动观

    运动的运动者和没有运动者的运动尴尬。如青目释云:“若异者则相违;未有去法应有去者,未有去者应有去法,不相因待,一法灭应一法在。异中有如是等过。”[38]  所以,二者不能独立存在,也不能断然地混在一处...中∽下。  [35]《大正藏》1564,册30,页5上。  [36] 同上。  [37]《大正藏》1564,册30,页5中。  [38] 同上。  [39] 同上。  [40] 同上。  [41]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0452254.html
  • 净土信仰论之研究: 世亲、昙鸾与亲鸾之回向思想

    首先,《宝性论》〈较量信功德品 第十一〉提到了信之三义:   身及彼所转,功德及成义,示此四种法,唯如来境界。   智者信为有,及信毕竟得,以信诸功德,速证无上道。注38  在此,一如《宝性论》偈文所示...讨论见第125-131页。   注38页214。大正藏,第三十一卷,页847。   注39参见水谷信正〈如来藏?信〉,收于《讲座?大乘佛教 6.如来藏思想》(东京.春秋社), 此处之讨论见第139-...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3.html
  • 净土决疑论─宋代弥陀净土的信仰与辩议

    一处,同叙宿因,同化含生,同登大觉。 注37   知礼兴建道场,与信士共同修忏,共期往生弥陀的极乐世界,而公开表示“将焚身以供妙经,” 注38是欲以个人信仰及宿愿,来影响未闻、未悟之人。他的行为是“...同上,页260上~中。   注35同上。   注36见前引《大乘起信论校释》页186。   注37 见《乐邦文类》页261中。按知礼复杨亿书时,杨亿任秘书监,故此处称杨亿为秘监。   注38见《佛祖统纪...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352274.html
  • 试论大足宝顶山柳本尊十炼图

    百姓有废业竭产,烧顶灼臂,而云供养者,而其肌肤,繇是佛骨所在,往往盗发,既擒获,皆向之自灼者,农人多废东作,奔走京城,于是刑部侍郎韩愈上疏极谏.....。 注38   描述当时京城上下参与迎佛骨的...于五台山顶“然身供养诸佛......从顶而炼”《宋高僧传》卷四,《大正藏》,册五十,页856。   注37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二十三,《大正藏》,册五十,页856。   注38 (宋)...

    黄锦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552275.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1)

    “弃文存质,深得经意”  (注36)。支曜、康巨等所译:“言质理旨,不加润饰”(注37)  。康孟详所译:“奕奕流便,足腾玄趣”(注38)。  又与中国沙门严佛调共同从事译经的安玄所出:“理得音正  ...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2)

    谶传(大正五○˙三二四˙  中)。  (注 37) 同右。(大正五○˙三二四˙下)。  (注 38) 同右。(大正五○˙三二四˙下)。  (注 39) 同右。(大正五○˙三二四˙下)。  87 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052280.html
  • 地方感与大地僧团 —史耐德佛教环境哲学再探

    的生存之道,史耐德认为吃是一种爱的行为。[38]因此,在享用生物的能量不仅要受者对施者怀著感恩的心,更不能随便浪费生物的能量,如滥垦、滥伐、滥杀等。[39]史氏甚至认为食物链是神圣的,他运用佛教中因陀...[38] 参见Gary Snyder, Grace,CoEvolution Quarterly 43 fall 1984:1。  [39] 参见Gary Snyder ,The Practice ...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75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