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性通为体 。”(注32)如来性是二空所显真如,离有离无。一切诸法 无有相可得,也无有性可得,故以三无性为通体。如离三无 性,则堕断常等邪执,不能证入佛性非有非无。故言佛性为 三无性所摄尽,... (注30)有学圣位包括初发心、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地等阶位。 (注31)《佛性论节义》,页31上。 (注32)《佛性论》卷二(《大正藏》卷三一,页794上)。 无性有二义:(1)...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948449.html
-
台北:台湾中华书局,民国57年), 页134-135;吴棠,同注一一,页136;汪宁生,同注 九,页21。 注32: 为了讨论方便,李霖灿将〈梵像卷〉全卷分为一三六 个单位(或称页),本文中...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148451.html
-
无量色相功德聚所庄严,能为一切法作依止;譬法界真如为 无量出世功德聚所庄严, 此法界真如能为净土作依止。” (注32)两段引文的意思是:就像莲花具有无穷多的美丽颜色 ----色相,可以变化出各种... 引见《大正藏》卷32,页157,上。 (注 25) 唐?一行,《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又名《大日 经疏》) 卷10,曾说:“次,毗纽天有众多别名, 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 (引见《大...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248452.html
-
”、“顿教”一类名 辞(注32),但再没有提到“渐、顿、圆”三教。《搜玄记》 正文较常用到的佛法分类,要为是“三乘、一乘”二门分类 和“小乘、三乘、一乘”三门分类。 1. 三乘教、一乘教的判别...注 21) 卷1上,《大正藏》卷35,页15下。 (注 22) 同上注,页14中。 (注 23)《搜玄记》其他地方亦有以“教”、“圆宗”一类 之辞名状《华严经》的教说。参见下注32。 (注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4.html
-
svajano hi janas tava/ aprapte cadhvani janah svajanas te bhavisyati//32// 273页 (汝之亲过去世为非亲,非亲将为未来世汝之...息风” (大29,673a8- 10)。 (注 10) “安者入,般者出”(大32,429c18f.)。 289页 (注 11) “持风来入内,是故说阿那(*ana)” (大15,...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5.html
-
宝性论》是印度如来藏思想最主要的论典(注32)。它成立之前 已有许多提倡(或蕴涵)真常思想的经典出现。《宝性论》根据这些 经典,以佛“性”(dhatu) 为主轴,串连了生佛不二的因位(众生在 缠)和...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
-
众生懈,不勤精进,弃舍三乘。[30] 一切众生勤修精进,于三乘道各得度脱。 随其精进求道,早晚之事同等尔,求道不休会当得之。[31] 禅波罗蜜 五盖[32]所覆,失于初禅,乃至第四禅,失慈、悲...c8-304a10。 [30] 据经文前后文意,此处所说三乘,应是指声闻、辟支佛、佛乘。 [31] 并参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檀过度人道经》,页311a13-17。 [32] 五盖:淫欲...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748512.html
-
》一书。在澄观的《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引用到僧睿《维摩经义疏》并不是只有在法身这部分而已。在卷32引用到《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的“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在卷36提到〈文殊师利问疾品〉中“不来相而来”时...自在王经序》、《法华经后序》、《毗摩罗诘堤经义疏序》。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1?大正36. 27c~28a。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32?大正36. 242a。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36...
释如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848513.html
-
资益性识,苟能如是,世间、出世间俱无过患矣。 注32 总说一句,就是学佛未必一定要出家,甚至居家修行,反而更为得力。他说: 士大夫学道,与我出家儿大不同。……我出家儿在外打入,士大夫在内打出。在...1450上。 注29同上卷三,页1435下。 注30《大慧禅师语录》卷22,页906上中。 注31《中华大藏经》第三辑第四册《大慧觉禅师普说》卷三,页1411上。 注32《大慧禅师语录》...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2348659.html
-
”者为正确[32]。 崔致远记叙武后垂拱年间(六八五—六八八),新罗神文王几次促请圆测归国,但都遭武后优诏显拒。这是在其他传记资料所不见者。 p. 118 文曰: “垂拱中(则天),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34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