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89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久住正法四大遗产

    ,当随所制戒而学。”[31]   《五分律?第三分?食法》:“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32]   《舍利弗问经》:“如我言者,是名...

    宗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2551801.html
  • 当代台湾佛教与基督教间的一场深层次对话

    回合 李元松于中华信义神学院宗教中心九月二十五日回函告知丹麦基督教客人将来访的当日,就致函宗教中心,初步商讨与丹麦客人对话的有关问题,宗教中心于同月二十七日就回函给李元松。[注32]  李元松在致函中...复述’一段话,可见回应函明确为郑丽津所撰。  [注31] 同 [注8] ,第二○七-二○九页。  [注32] 同 [注8] ,第二一○-二一三页。  [注33] 因双方尚没有公开此次李元松的致函,因而...

    何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051810.html
  • 清末民初庙产兴学风潮—以虚云禅师为例(1)

    地方无赖,藉端扰挟,此则非当时意料所及矣。」[32]只是他的建议让地方上有心攘夺寺产的人有了借口而已。  维新思想家陈炽也说:「各省丛林、道院,藏污纳垢,坐拥厚资,徒为济恶之具。有犯案者,宜将田宅一律...

    陈育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151814.html
  • 佛法的今古对话:从「废除八敬法运动」论教义的解释

    ,比丘做不对时,佛陀也没有放过比丘,不只要比丘承认突吉罗罪,还不让比丘尼顶礼那些比丘,作为对他们的处罚。   另外佛教的制度也不是只有女顶礼男,如“沙弥”[31]、“近事男”[32]也得顶礼比丘尼,...32] 近事男指的是在家男众。   [33] 比丘恶鬼、比丘尼恶鬼、沙弥恶鬼、沙弥尼恶鬼、式叉摩那恶鬼。《巴利律》〈比丘戒〉波罗夷第四,PTS. V iii.108。M 2.599-600。   ...

    蕭貞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651825.html
  • 抵达存有之加行功夫—观呼吸

    鼻端就可以了。(5.)心息寂静:这又叫做“静心”,让心放轻松而且平静。  [4] 参《瑜伽师地论》卷21—32。  [5] 此观点参自宗教学家郑志明则在<华人的信仰心理与宗教行为>一文中所提出的“游宗...

    释道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651826.html
  • 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

    ,所谓“释尊分时设教,权施方便之深意,故最上根者与言禅,上根者与言教,重分析者与言唯识,普通者与言净土。权设大乘小乘,不论出家在家,务求普化群机,使一切众生,咸沾法益也”[32...143页。   [31] 同上。   [32] 同上。   [33] 《云居山真如寺开示录》,见《年谱》第323页。   [34] 同上。   [35] 同上,第326页。   [...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851829.html
  • 泉州佛教

    承天寺内。   泉州南宋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为长方形,四面,高55厘米,每面宽32厘米,辉缘岩雕成,保存完好。正面浮雕弥陀佛坐像,肩后浮刻一个光圈,跌坐仰莲台上,身披袈裟,面庞丰润,两耳垂肩,...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151852.html
  • 《金版大藏经》史迹考

    展出 , 供世人摩 览 , 同时把《赵城金藏》中未曾传世的孤本经论典籍共 46 部 249 卷 , 由北平图书馆、三时学会和影印宋版藏经会 , 分别编 为上、中、下三集 , 缩印成 32 开线装本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751868.html
  • 空与太极--略论明代蕅益大师所著《周易禅解》

    ”[32],开明其义蕴,此处不赘;有关烦恼亦不可得,龙树在此并未加以说明,但《中论》观颠倒品的初二偈,却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旁证。《中论》云:   “从忆想分别,生于贪嗔痴,净不净颠倒,皆从众缘生。...30] 同注1,页一二三。   [31] 同注1,页一二一。   [32] 《大智度论》卷八十三,《大正藏》册二十五页645。   [33] 《中论》观颠倒品,《大正藏》册三十页31。   [...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351876.html
  • “经典诠释”、“生命参与”与“意义治疗”

    怎么的那么准,而且讲得那么恰当,为什么?这就是文化教养、文化土壤所长出来的自然花朵。  p32   八、“天地闭、贤人隐”但文化土壤充满生命力待机而显  现在我们的自然生态,我们的土壤也很糟糕,一蹋糊涂...

    林安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65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