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被 认为是以偏概全的方法谬误。再者,另外也因为静谷氏在引用 资料上的精确度受到怀疑,[注41]导致笔者有必要进一步查 证。以下本篇主题定为《支谶译经“法师”考》,目的...因此不会偏重某类经典群。 ─────────────────────────── 注40:感谢王福桢学长提供思考角度。感谢杨郁文老师的提示 。 注41...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446254.html
-
│ ├───────────┼─────┼─────┼────┤ │ │113.*舍利感應記(41) │ │隋‧王邵...─┼────┤ │ │118.道宣律師住持感應 │ │唐‧釋道宣│散佚 │ │ │ 記(45)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3646267.html
-
是历史上抄写〈藏经〉的最后本(注41)。 对于上述事实的背景.在〈续贞元释教录〉的序文中.有 详细的记载。贞元十五年(799)所撰的〈贞元新定释教录〉中 ,虽将贞... (41)谷响,〈古代写本藏经考略〉,《大藏经研究汇编》上 (台北:大乘,民66),页 l79 (42)(南唐)恒安撰,〈续贞元释教录〉,《高丽大藏经》( ...
释成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346279.html
-
宫廷秘阁及诸寺院内。由于文帝在上的倡导,全国百姓竞相起而效法抄经,使当时民间流传的佛经,竟多于六经数十倍,( 注 41) 还在名山五岳,各建佛寺一所。( 注 42) 开皇三年,正式颁布每年正月、五月、...( 注 45) 虽其间不免有佛道论争,( 注 46) 但因隋文、炀二帝,致力于“关中兴佛法”及“舍利塔建立”的崇佛政策,( 注 47) 促使佛教势力在隋代三十余年间蓬勃发展,( 注 48) 并奠定了...
陈昱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646296.html
-
阶段,理论方面的表现不似前代那般兴盛发达,而宗派界限亦渐趋消泯,(注 40) 禅宗开始流行,禅宗在不立文字、修持简单的原则下,反而大放异彩,(注 41) 加以士大夫受到前朝白居易等人居士思想影响,愈为...,促使佛教至宋代发生了一大转变。页273。(注 41) 禅宗称不立文字,实文字最多,据了解,□续藏经一百五十册,有关禅宗典籍,就有三十二册,占五分之一强,是以会性法师在《大藏会阅》第四册说,所谓“不立...
王志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646297.html
-
无稽可考。友枝龙太郎,《朱子?思想形成《,东京︰春秋社,1979,页 44~45 ,以及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页 41,都说︰朱熹在刘病翁家见到的禅僧,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曹洞宗和金国之间, 一直保持著友好关系。 金国熙宗皇统三年(1143),“诏海慧大师, 于上京,宫侧创造大储庆寺......次年,诏留海慧、清慧二禅师,居大储庆寺”。(注 41)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68.html
-
者为心也。今简非者,简积聚、草木等心,专在虑知心也。”41 显而易见,在智顗的“观心”论中,所谓“心”指的就是凡俗众生没有断除情欲迷妄的、有虑知分别作用的、刹那生灭的一念识心,也就是后人所谓的“妄心...认识并不总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是“多颠倒少不颠倒”45,所以说“心为惑本”、“心为迷本”。因此,要治妄除惑,就必须“去丈就尺,去尺就寸”,像“灸病得穴”那样,对作为“惑本”、“迷本”的一念识心进行观察...
张风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3546625.html
-
已经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出“不同的获取原料、制造、分配之社会经济性安排,有时候反倒可以产生出相同的工艺品及工艺品之排列方式”(注41);倘若以物质为基础的考古学都是如此,有关知识考古...1987)。(注41)M。I。Finley〈考古学与历史学〉,《当代史学研究》(李丰斌/译,台北:明文,1982)p。260。的危机?况且从实证主义思想中的“约定论”(...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346639.html
-
[41]在解脱的意义上来说,本心与理是合一的,理就是“本心”的活动历程或实际呈现。然在禅宗著重实践的立场来说,本心是修学的重点,能完全体认此心之自由无滞,自然能了解理世界之“寂然无名”。严格地说,理...,理事相资,还同目足”[44]。均肯定理事具有不可分之关系,惟此仅是禅宗法门一项教学上的方法,若论禅宗之本旨,仍如法眼文益所强调的“心地法门者,参学之根本也”[45]。 据上所述,理的概念,在禅宗...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646648.html
-
地阶渐可言,他说: “如今人但将目前万境,一时歇欲,更何必第八地已上,方乃如是?”[41]按华严宗的理论,到第八不动地菩萨,能以无功用智,于红尘里转大法轮,于一切时中,不拘得失,都无执著。然而,禅不须...的本来面目,诚可叹也!云门云: “识得时,是醍醐上味;若也不识,便是毒药”,[44]公案文字是醍醐,还是毒药,不在评唱文字本身,而是参学的人 “参得差别、证得差别、用心差别”之故。[45] 若参得禅...
高毓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14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