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9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经幢的形制、性质和来源──经幢研究之二(1)

    《文物》10(1982)  41  河北梵天寺经幢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  15.67米  〈浙江古建筑调查记略〉  页652  42  河北鼓山常乐寺东幢  乾德三年  4.7米  似缺幢顶...县辽净光舍利塔基经幢  辽圣宗开泰二年(1013)  1.09米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顺义县辽净光舍利塔基清理报〉,《文物》8(1964)  45  河北丰润车轴山辽代经幢  辽兴宗重熙元年至十一...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948115.html
  • 禅宗第七祖之争的文献研究

    第七祖三朝国师 大照和尚,出二边境,越诸地心,得如来慈,入佛知见。乘 最上乘,来成正觉,坐金刚座,称天人师。(注41) 在此文之前,普寂已被尊为“万法宗主”、“禅门七叶”等...18。注40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页159,第2512(2)号。注41 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研究》,页555。 页426 卷八百六十一。碑文记叙天台宗的祖师及教理为主,但亦涉及当时中国...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348124.html
  • 佛典中的“观“与“念”(2)

    阿罗汉果,(注41)达到三明,(注42)六通(注43),并具有了八解脱,(注44)就会得到中品上生的品位。  其次为中品中生,属九品往生的第五品。释迦牟尼接著对阿难及韦提希说,若有众生,能够在...解脱的  道路。另外,道,又指八正道言,是:正见、正思惟、正语、  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修此八正道,可以了生脱  死,是修行的正当方法,所以叫八正道。注41:阿罗汉,是声闻四果之一。初果叫...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548127.html
  • 净影寺慧远的心识思想

    自性?  6.有人宣说六种事识定然是“无”。要对治这执见,必须指出见闻觉知六境的事,为确实可见,怎可以说是没有?(注41)  三、阿摩罗识、本识、九识  在《大乘义章·八识义》所提及的各种心识中,除了...──────────  注41 除了以上六种批评外,慧远还批评了种有关六识跟心所法关系的,今从略。  页407  到心识的四门分类,在指出如何把真识和妄识各划分为二类,从而得到四种心识时,便提到“...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548128.html
  • 庄子与禅(2)

    由此看来,所谓“初关”、“重关”及“牢关”,实际上即是“空”、“有”、“中”三关。三关之说,在《从容录》中,万松秀以为始于百丈大智禅师,但近人巴壶天以为滥觞于《六祖坛经》。(41 )其实所谓“三关”...慧忠禅师)验之。藏见国师便礼拜,侧立于右。国师云:“汝得他心通是不?”藏云:“不敢!”国师云:“汝道老僧祇今在什么处?”藏云:“和尚是  (41)巴壶天:《艺海微澜》中有〈禅宗三关与庄子〉一文(台北:...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648130.html
  • 编修年普要实事求是一评林子青《弘一大师新谱》(1)

    去杭州松木场护国寺请回师父了悟,李叔同“也就于民国七年正月十五日(按:西历应是1918年2月25日)”礼了悟上人受;三皈依”了。[41]二是在一九一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夏历戊午年2月9日)(致刘质平信)...─────────(41) 同注(11)。(42) 同注(35)。 71页编修历史人物年谱,经常会遇到这样二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各家论稿对谱主所作的不同评说,二是通过发掘新见资料而否定前人之“...

    秦 启 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5048142.html
  • 梁武帝注解《大品般若经》与“佛教国家”的建立

    秦苻(坚)姚(兴)二天王,师旅以延之。斯二王也,心游大觉之门,形镇万化之上。(41) 释僧肇〈表上秦主姚兴〉: 肇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伏惟陛下,睿哲钦明,道与神会。妙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释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大正藏》册五十二,页 264 中。(42) 释僧肇〈表上秦主姚兴〉,收在冢本善隆编《...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448415.html
  • 实在与知识

    不是知识的一种分离的源泉。何以如此呢?陈那说认知是没有限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每一认知是正确知识之一源泉的话,则此种知识之源泉就是无止境的(注41)。爱、憎、记忆等等都是著在已经认知的事物上,不能视为知识的...後的时序中,事物和认知一样,都有著新的时间因素,但实质上事物和认知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是持续的。Naiyayiks将正确知识之一源泉界定为在产生认知的一切原因中,那一种主要的原因(注45),此类原因...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早期天台禅法的修持

    波罗提木叉是汝之师。吾常说四种三昧是汝明导,教汝舍重担,教汝降三毒,(中略)唯此大师能作依止。”(注41)智顗在最后的遗言中,仍不忘叮咛弟子们修习四种三昧,而且在此之前所口授的《观心论》里,也特别提到...乎?若上来九制听忏者。屡忏无惭愧心不-------------------- (注 41)《别传》,《大正藏》卷五○,页196中。 151页能自新,此是吐药之人,宜令出众。若能改革后亦听还。若犯...

    释慧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548459.html
  • 佛、道兼融的王畿理学

    烹猛炼,令其销熔超脱,断未有出矿时也。"B39如经过急烹猛炼,最终,"真性离欲始发光明,真金离矿始见精彩。"B40所以,"吾人之学,只时时致良知,不为私欲所蔽,则光明自显,本体自复。"B41  王畿...学者之事也。"B45王畿说,致知工夫与求知识不同。求知识是愈多愈好,用的是加法;致知工夫用的是减法,是减担(负担),而不是增担。"良知不学不虑,终日学,只是复他不学之体。终日虑,只是复他不虑之体。无...

    曾召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174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