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25] 此处最关紧要者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它显示六祖了悟本心、自性空寂无相的同时并彻悟了本心、自性缘生万法的功能。然而...,台湾:达摩出版社 2000 年 12 月初版。 [7] 《大智度论》卷 22,《大正藏》册 25,页 222 中。 [8] 智顗《观无量寿佛经疏》,《大正藏》册 37,页 188 上。文中《...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8.html
-
见性”成智,即由修行与否而决定的观点。因此,慧能虽说“愚人、智人,佛性本亦无差别”,说“即烦恼是菩提”,并不就是逻辑意义地表示人就是佛的意思;[25] 这是为什么慧能必要教导学众“识心见性”, p...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642619.html
-
1990 年,初版),页 1~46、页 189~208)等文。 [24] 引见炖煌本《坛经》;《大正藏》册 48,页 337 中。 [25] 他如慧能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大正藏》册 ...念行”的境界。另请参见陈平坤《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页 25~27、222。 [108] 引见炖煌本《坛经》;《大正藏》册 48,页 340 上。 [109] 请参见陈平坤《论慧能...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742620.html
-
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是心无形,无能见者。心不自见,不知自性。但凡夫颠倒相应,以虚妄缘识相故,起是心。”〔25〕
这一大段话中,明确表示了心空、性常清净是由“...宋版碛砂大藏经》,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版,第 5册,第234页。
〔23〕同上,第361页,第363页。
〔24〕《金刚经集注》,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第220页。
〔25〕《...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2842644.html
-
”之中,而以讲说“无念法”著称于世。[25]慧能、神会二人都明确地宣称:“但得无念即是解[脱]。”[26]
那么何谓“无念...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3042646.html
-
界幻居:根据王肯堂的记述,金陵摄山的素庵法师,有法嗣名幻斋,尝讲因明,是故紫柏大师令其为王肯堂等讲解;又在紫柏大师弟子密藏禅师僧舍,见到幻居法师的“因明入正理论解”较幻斋所讲者明晰(注25)。疑此二人...(注 23) 前书卷七,六页。 (注 24) 续藏六一,五五九页上。 (注 25) 续藏八九,一○五页上。 (注 26) 续藏八七,一○三页下。 (注 27) “新续僧传”卷六,“圆珑传...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4042658.html
-
的描写:上座等云,色法迟钝有三相,用时经一世。谓生、住、灭,更无异时。心法迅速但有二时,谓生及灭。此二相即法辨,离法无别体。然俱现在,彼无过未故。(25)
从这段引文,我人可以了解,上座室利逻多...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5442675.html
-
梵語佛典及漢譯佛典中 四流音? ? ? ?問題 一 問題的提出 我正在寫一本關於悉曇章的專著。寫書最原始的動機來自一個想法,想闡釋中國唐代高僧慧琳在《一切經音義》卷25,《大般涅槃經》注中關於悉曇章的一段話。[i]後來又把探討的範圍擴大了,想談一談與悉曇章有關的一些問題。在寫作計劃中包括了論四個流音字母? ? ? ?的一章,因為在慧琳的那一段話中,這四個流音佔有很重要的...
季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3742724.html
-
辈出,互竞其风的局面,一方面固须阐释天台教部,力弘本宗“止观并重”、“性具实相”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得理解他宗教义,以评破华严、唯识、禅宗之非;[25]乃至融会吸收《华严》、《起信》的思想,屡言真如之“...兔角。……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见T48、351b-c。 [25] 宋.志磐《佛祖统记.湛然传》卷七记载湛然对华严、唯识、禅宗之批评云:“然而,宗经弘论,判释无归。讲华严者...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642740.html
-
,早在民国六十九年(1980)即成立“台中莲社助念团”,并手订《助念团团则》共二十七条,另有《家庭念佛班组织规则》、《助念须知》等,需者往寻。 [25]《续》100、505a。 26并见《四明教行...亦须约心。(卷一、395b) 且于科中,知礼仍不忘再次强调“观心”的重要。其文云: 大乘之法,其要在心。心具易知,色具难解,故《止观》云:“因通易识,果隔难知”[25],故观自观他,皆修心观。...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642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