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西千佛洞(距敦煌15公里)、莫高窟(距敦煌25公里)和榆林窟(距安西35公里)。它们均处戈壁边缘,远离繁喧,最宜修禅。 S.2165卷《思大和上坐禅铭》曰: 的思忍,秘口言,除内结,息外缘。...
杨富学 王书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0743178.html
-
任运自在,则是住于自性大三摩地(25)。 总结“元成”关键就是一切放下,觉性之体如虚空本净,无修无治,一切放下,任运自在,内外诸法皆为“元成”所摄。 (3)摄纳为纲(行) 在行动上认识一切世间现象...如此方能把握着法身位之时机”(《实相论》25页)。 “若悟无有之理,不须当下断除,则于其本处而获解脱,如幻像梦境相似”(《实相论》41页)。 “外境内心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此无有法平等置之,如其所现,...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2743203.html
-
,为一面积不大的绿洲,四面戈壁、沙漠环绕。在其东南25公里处另有一小绿洲,面积尚不及1平方公里,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莫高窟之所在。有唐一代,敦煌仅有两万居民,佛寺不多,文献中有“十六寺”之谓,除上述11所...
杨富学 王书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3543279.html
-
重修圆照寺碑记》,文称:“自□□师法王张兼管台山提督□□公、高僧天玺,同协阜平县长者孙儒、弟孙孜昆,携金币躬诣台山凤林院,天大师修建。”[25]“台山提督”一职的设立,更是为确证。
通过上面的论述...734c。
[24] 周祝英编:《五台山诗文撷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25]周祝英编:《五台山诗文撷英》,第155页。
[26]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8《...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0043306.html
-
筑道通车,“事先通知湟源各界士绅和群众,悬灯结彩,夹道欢迎。藏蒙各族王公、千百户等,在离海二里远的地方,骏骑盛装,隆重迎接,热烈欢迎,鸣放鞭炮,高奏藏乐”。[25]当时,祭祀圣湖的目的,一方面,通过举行...藏文版),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151页。[24] 韩官却加:《简述青海之祭海与会盟》,《青海民族研究》,第二辑。[25] 《青海文史资料》,第六辑,第65页。[26] 丹曲:《试述阿尼玛沁...
丹 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1343383.html
-
)“香乐”处为昔日净信三宝、施舍末香、涂香、净心随喜供养者所生之处。[25](10)“均头”处为昔日解救刑场罪人者所生之处。[26]第三层常恣意天有十住处。(1)“欢喜峰”处为昔日救护树神及夜叉所依树...
沈海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743452.html
-
佛教之世界觀,佛教之言說對儒者而言無法形成知識認知意義,儒者亦難以否證,只有宋儒以鬼神魂魄之說籠統地規約祖先與子孫之關係,最終仍以之為一精神感應,而非一存在的靈魂識神之實際[25],因此此一孝道觀念的...25] 在《宋元學案》《晦菴學案》的〈語要〉中有〈梨洲破邪論論魂魄〉討論祭祀祖先之魂魄存在問題,同時也有朱熹對謝上蔡主張「祖宗精神便是自家精神」的討論觀點。儒者始終必須堅守此一立場,但是論述之依據卻...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5243483.html
-
佛教『教育事業』之研究」中對「真宗本派本院寺之教育事業」(包括成德學校、樹心幼稚園、臺南家政女學校)的探討,[25] 以及我的〈新竹市真宗竹壽寺發展滄桑史〉一文,[26] 都是此類的新研究成果。 ...討論,見江燦騰,《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頁37-44。 [24] 此文發表於《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1999),頁253-278。 [25] 釋提寬,前引文,頁47-72。 [...
江燦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043492.html
-
内容,按照顿、渐、秘密、不定等“化仪四教”[24] 与“化法四教”[25] 的纲目,分别撰著发挥而成。此中:《摩诃止观》阐述止观之圆顿义,并说明修持要点及其殊胜之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简称《次第...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143493.html
-
个别教化,这是因材施教,学者彼此互不相知的教法。4. 不定教,佛陀以一音演说,众生虽同一听法,然随各人根机与能力之不同,所体悟的内容则不一定。 [25] 智者大师将教典内容依天台义旨而做深浅的分...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024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