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事。这件事的情节是人民大众乐于知道的,所以后来就有说话人把它编成讲唱的故事,这就是宋朝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也有人把它编成剧本,如金人院本《唐三藏》和元人杂剧《西游记》(注50)。后来唐僧取经的...作《笔生花》。 (注50)题吴昌龄作,实际是杨景贤所作。 (注51)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注52)《太平广记》卷十六。 (注53)《唐代传奇与印度故事》(《文学》第二卷第六号)。 (注...
张中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1844570.html
-
托禅观,祸福妄陈。事涉左道,深斁大猷。自今已后,百官家不得辄容僧尼等至家[50]。
我们注意到此诏是以百官家属,即那些墓志的主人公为主要对象的。这说明家族,尤其是官宦世家,是维护封建秩序的基本点...夫民墓志铭并序》,载《汇编》,1586、1587页。
[49] 《故中散大夫并州盂县令崔府君夫人源氏墓志铭并序》,载《汇编》,1173、1174页。
[50] 载《唐会要》卷四九&...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544618.html
-
。内外堛塞诸魔性,常时害我清净体。一切恶兽无能比,一切毒蛇何能类。”(第49-50颂)“真断事者神圣者,游诸世间最自在,能降黑暗诸魔类,能灭一切诸魔法。”(第187颂) 至此,我们不能不承认,摩尼教...Papers, I》, Leiden, 1977。英译文则见Gnosis, pp.149-50,题为Lamentation about the fate of the soul。 [35] 引自...
芮传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4644642.html
-
木造瓦揖正面佛殿平家一栋而已)现在其正门对联曰: 玉殿耸云霞辉映庄严法界, 莲台临水月光昭活泼禅机。 50 又左右三川门联曰: 玉雪朗照三更月, 莲开清亩五夜钟。 玉露慈云沾圣德, 莲...
林德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544695.html
-
50]其意为“宇宙统治者”,亦即前文所说的转轮王。在《普贤行愿》题记中也有这一头衔。[51]与之相涉的还有一种来自蒙古语的称谓:dalaiyin xahan,意为“世界之主”,显然又是回鹘文talay...Zentralasiatische Studien)》第9卷,1975年,第369页注35。
[50]茨默《回鹘文〈普贤行愿〉(Zum uigurischen Samantabhadracaryāpranidhāna)》,载...
[德]茨默著, 桂林,杨富学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944699.html
-
入回鹘文时不会有多达数百叶的篇幅;后半部内容(204~312行)尚待进一步甄别。其中1叶在书眉处用回鹘文注明为toquz-unč ülüšälig,即第九品(或卷)第50...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944700.html
-
2076,第343页c栏~第344页a栏。
[7] 《大正藏》第50卷《史传部二》,No. 2058,第298页b栏。
[8] 《大正藏》第12卷《涅槃部》,No. 389,第1111页...
杨富学 王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044702.html
-
色彩(註50),加上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只能維持某種形式的相互往來,要共同地進行統轄與整合,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事,反而分家與分治的現象比較是司空見慣的事。與其要求各個佛教社團統整為一,不如採用專業分工的...分子的佛教」等。(註 50)「人治色彩」或又可稱為「祖師情結」,造成了一個以「祖師」為核心的宗教團體,目前不少的教團都是採用這樣的運作方式。一旦「祖師」歸空,就很難繼續傳承下去,不是分家就是消亡。(註...
鄭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144703.html
-
4.中國思想
p. 50
一、前言
佛教自漢代移植入中國這片廣大的土地以後,必然會和中土固有的宗教與思想文化傳統發生交涉,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潛移默化中,此印度東來的宗教在保持自身精神的同時,...
黃國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544712.html
-
,然于己亦能因此成就佛道。如《大智度论》卷十四云:“菩萨以大悲心持戒,得至佛道。”[50]所以持戒的意义,如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所说:“克利自己的情欲而持戒,不是别的,就是‘自通之法’[51],本...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佛光大辞典》p.665。 [48] 《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正二五,153b [49] 《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正二五,160c [50] 《大智度论》卷十四?大正二五,...
张旭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04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