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50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之天台宗性具思想,實與《大乘止觀法門》之思想有著很大的差別。[19] p. 205 這是尤惠貞在「性具圓教開展之獨特模式」的理論操作下,分別檢討了演培、慧嶽、倪清和、孫正心等人的文章之後所得到的...真撰者,但卻未必是由南嶽親筆寫成……。當然,我僅作論斷,尚無法也不必作為本書真偽的最後定論」(pp.121)。 [18] 台北:文津,1993。 [19] 同註 18,p.52。 [20]...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445107.html
  •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

    耳。我所念即见,心作佛 ,心自见,心是佛,心是怛萨阿竭,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泥洹,是法无可乐者,皆念所为,设使念为空耳,设有念者亦了无所有(19)。上述经文中...-130。(19) 大正13、904、c-905、a。(20) 东晋佛陀跋罗译六十卷《华严经》卷二十五,大正9、558、c。(21) 同注(1)。(22) 《道行般若经》,是后汉支娄迦谶译的,它的异...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345124.html
  •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M. Rhie)( 注 18); 有的学者有监於过去中国晚期佛教美术的研究成果太少, 从事於中晚期中国佛教美术的研究,如葛雾莲 (Marilyn Leidig Gridly)( 注 19),有的学者...Archives of Asian Art,Vol.28        (1974-1975), pp. 6-33.    (注19) 参见Marilyn Leidig Gridley, Chinese ...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0445156.html
  • 般若波羅蜜初探-以《大智度論》為主

    書般若波羅蜜經卷,為他人說,是此中般若於此因中而說其果。[19]  般若本是重視現觀實證,然佛陀亦不破壞世俗文字假名而詮述諸法實相,「依俗得真諦,依真得解脫」的理論即是依世俗語言、文字而契證勝義實相的最好...

    釋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845193.html
  • 《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关“缘起”一词的词义对论(1)

    里,完全缺乏对等于梵语“ ktva ”的概念。( 注 19)  ──────────────( 注 18) 在但存汉译的《顺正理论》里,奘师有:“讫埵缘( ktva-pratyaya ),是已义”的译文。由此可知  ,奘师显然试图藉由汉语“已”的意思来传译  “ ktva ”此一梵文的语法概念。( 注 19) 事实上,对于有“准梵语佛典”之称的藏文译本而  言,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以此处所出有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045280.html
  • 《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关“缘起”一词的词义对论(2)

      得见他对本句的疏释之文(就《宝疏》的体例而言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19 页  med phyir ruv ba ma yin no |  gal te lhan gcig (D....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045281.html
  • 觀音菩薩與亞洲佛教

    的其他細節是不見記載(註19)。 觀音在中國的聖地是位於浙江省的寧波。它是叫做普陀 山,為一約有三十英哩直徑的海島。該島有若干寺廟及洞窟 ...(註 19)﹕同上,九三二頁。 (註 20)﹕丘茲盛著﹕補陀洛迦山傳,大正卷五一,一一三五~ 一一三七頁。 ...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845303.html
  • 宗密傳法世系的再檢討

    一名南印,即第六祖法曾孫也。大師祖達摩、宗神會 ,而父事印。 從這一塔銘中,胡氏得了第三份傳法世系﹕(註19) ... (註 19)﹕「學案」,第四二○頁。 (註 20)﹕「金石萃編」,第一百十四卷,第六頁左。 56頁 (註...

    冉雲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845304.html
  •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1)

    心心所是一体前后生。[18]心心所同时生,则一念心中有多法俱起,因而譬喻师批评有部论师:“所说法相,如闹丛林”(大正27.547中)。[19]然譬喻师说心心所是一体前后生,不也忽略了心识间复杂的相关活动...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1.html
  • 从有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2)

    ,是心心所别体前后生,三、觉天,是心心所一体前后生。见《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270。  [19] 有部论师在探讨诸法彼此间的相应因、俱有因等复杂的相关活动后,发现了彼此的共存现象,...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14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