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29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六朝佛家美学--以宗炳畅神说为中心的研究

    既有之场。 独发类乎形,相待类乎影。 推夫冥寄,为有待耶,为无待耶(注 18 )。 在慧远看来,无形无名的法身可寄托在各种有形有名的事物之中,无 所不在。 ...公司,民国77年,页81-89。 注 18 见前揭书,页103。 注 19 见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78 年,页...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20.html
  • 游戏三昧:禅的美学情调

    不是僵死的、不能活动的美 一般对应于三昧的表述式,如禅寂、枯禅、只管打坐(注18),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上面说禅的本质在动进的心对世间的不取不舍的妙用,这心是充满灵动机巧性的。在三昧中,这心的...投子云:不许夜行 ,投明须到。”(《大正藏》48,178C)。注18 禅寂、枯禅这些字眼常见于禅籍中,表示禅者未在世间起机用 而仍在三昧或定中作工夫的状态。“只管打坐”则是日本...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1.html
  • 明画论诗化与禅宗之关系

    关、董、巨、郭忠恕、米 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 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注18)。 按前文所述,禅家之南北二宗非唐代始分,自印度... 如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高木森《中国绘画思想史》。注16 《中国画论类编》,页112,《四友斋画说》。注17 董其昌《画眼》。注18 同上。注19 同上。注20 见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林素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2.html
  • 《现观庄严论》初探(1)

    瑜伽师地论》的雏型,较无著早两百年(注18)。吕澄也认为:《瑜伽师地论》的核心部份《菩萨地》 (Bodhisattvabhumi),早在无著、世亲弘扬瑜伽大乘学说之前就有了。它由一批瑜伽师宣扬著;像有部...”)(五)修道的作用:已成就修道之果的利益。此分为六种。其道位从第二地至佛地。(颂17,“遍息及一切……”)(六)无上胜解作意:肯定‘般若佛母有功德’的无漏修道。此分为廿七种。(颂18、19,“胜解谓...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6.html
  • 《现观庄严论》初探(2)

    18) 狄雍(de Jong)原著,霍韬晦译,《欧美佛学研究小史》 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in Europe and America (香港:佛教法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7.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1)

    Bhadra的学说,他是玄奘在那烂陀寺时的老师之一的编纂。由于玄奘有才能的弟子及其再传徒众对此书(成唯识论Vijnapti-matrata-siddhi-sastra)作了许多注疏(注18),有一新派被创立...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345670.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2)

    年十二月十三(五)日了。”大正藏卷八五,1067页。  (注 17) 道宣:续高僧传,大正卷五○,458页;大正藏一五八五号,卷三一,1~59页。  (注 18) 关于此书比较著名的疏释为:1,窥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
  • 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中边分别论》〈相品〉及《佛性论》〈显体分〉所呈现的“境的思路”

    saa prabhaasvaratvaac cittasya kle'sasyaagantukatvata.h 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 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注 18 ) ...《大正》三十一册,页465下。注18 《大正》三十一册,页465上。注19 关于此三性说之解识模型,请参见工藤成树〈中观与唯识〉一文 中,〈从二谛到三性〉之〈根本真实与三性说〉节的讨论,...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745680.html
  • 法性与存有--弥勒法法性分别与海德格存有论区分的对比研究(1)

    条件是直接做出存有论区分,“存有用上区分之词而被思想”(注 18 )。海德格说: 因此,只有当我们想到存有实有别于存有物时,我们才真正 思想到存有;而且当存有物必有别于...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745681.html
  • 法性与存有--弥勒法法性分别与海德格存有论区分的对比研究(2)

    辨法法性论讲记》,页5。以下同,所引文将标记为该讲 记之页码。注008 偈颂引出,见《讲记》,页18。注009 由法尊之初译为“法表生死,法性表三乘涅槃”,可对照出 "表"...

    蔡瑞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84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