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93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读《实相宝藏论释》笔记──关于大圆满的思想

    》69页)。  《实相藏论释》所谈的觉性菩提心包罗一切,它是超宇宙大心。  “觉性菩提心外无有余法,故无有能超越此心外者”(《实相论》45页)。  所谓包罗指“万有”的起、住、灭都在菩提心的范围之内。...境(所执),内八识心王及心所,由大悲起现之门不灭明现,执以为我(能执)产生能所二种实执。然一切二执所现,皆是觉性体中所起妙用之庄严与游戏,全无实义,乃无而明现之空色,于内外中皆不可得”(《实相论》41...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2743203.html
  • 僧祇律在華的譯出、弘揚與潛在影響

    五分尼戒的內容有所闕失(註40) (註 40), 也反映了關中地 區注意毘尼之學的僧人(註41) (註 41), 往往會同時兼習這兩種律 典。 ...尼薩耆波夜提(註45)。 據佛馱什等抄出的彌沙塞五分戒本 (大正藏編號一四二 二)略云﹕ 若比丘自手取金,若使人取,尼薩耆波夜提。若比丘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32243577.html
  • 印顺导师赞叹的菩萨精神

    ,42c8~44c5)。  [35]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1c6~45a17)。  [36] 《十住毗婆沙论》卷5(大正26,45a19~22)。  [37] 《十住毗婆沙论》卷6(大正...法相。证已,有所言说,皆与法相不相违背,以法相力故。”[23]  类似的内容在《大品般若经》卷2〈三假品第7〉也可以看得到。[24]《大智度论》对此也有解说,如卷41云:  须菩提知众人心,告舍利弗等...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645347.html
  • 天台龍象 台灣高僧──斌宗法師(1911~1958)的生平與思想

    自立、淨海、戒視、寬裕、玄深等法師及李恒鋮、沈羅雲等居士探望斌宗法師,斌宗 32頁 以「佛教之興衰在乎人材之有無」為眾開示 ( 註 41),...演講遊記集)和《雲水詩草附山居雜詠》等書, 另有《法華經》要釋等稿,諸弟子遍尋弗獲而未刊 ( 註45)。  綜觀斌宗法師一生,天童受戒,天台乞法,遍歷大陸中部各省親近善知識,遊學東瀛京都奈良是為求法期...

    尹章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2845384.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2)

    40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1下。 注41 《卍续藏经》第九十七册,页733上。 注42 按此段引文, 见昙无谶( 385-433 )译的《大般涅槃经》卷 三十,《狮子吼菩萨...悟。见《坛经校释》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页20。另《金刚经》原文, 见《大正藏》第八册,鸠摩罗什译本,页749下。 注45 龙树的“空宗”思想与《大涅槃经》等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6.html
  • 日据时期台湾佛教与斋教关系之探讨

    佛教当时的实际情况可能有相当的差距存在。 (注二十六)《南瀛佛教》15卷5期,页38。昭和十二年。 (注二十七)《南瀛佛教》 16 卷 9 期,页 41。 昭和十三年七月十 八日召开; 由先天派报恩堂、择贤堂、崇德堂三斋堂之 关系者共同召开“尊皇敬佛台湾斋教改善会”。 (注二十八)《南瀛佛教》15卷6期,页28;17卷3期,页45。 (注二十九)《...

    姚丽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045955.html
  • 张胜温“梵像卷”药师琉璃光佛会与十二大愿之研究

    Heidelberg, 1985), pp. 44-45,215-218. 当时在德国留学的张文 琳女士曾拍摄此卷全图黑白照片一套,赠送李霖灿先 ...1970), pp. 5-41, 157-199, 259-306, and Vol. 33 (1971), pp. 75-142. 注13: 李霖灿先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445963.html
  • 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1)

    518 =《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p.518 ii.41= vol.ii.p.41 2页 83c = 册2,页83,下栏....247 有? >p. 43-45。 ○宫本正尊 >p.368,714,771,786, p.496,500f.,527,547ff. 。○山口益 p.16-26...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945985.html
  • 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 以南北朝之前为探讨中心

    Fujita 认为当时玄奘插入“净土”的译词,可能无梵文的根据。(注 40)然而比玄奘更早的昙鸾(476-542) ,却次数频繁的使用“安乐净土”于《往生论注》中。(注 41 )因此在中国弥陀...高僧传》所记的初期中华禅者,从僧显 (亡于 321 之后 )到法绪为止,共有七人。他们的活动时期,都集中在公元第四世记,他们的师承都不太清楚。”(注 45) 可见僧显是由禅而入净土的,至于他的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0046675.html
  • 从弥陀净土信仰的汉化到净土宗的成立

    三四六、a。 (注 41)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十二、二六八、a。 (注 42) 大正四七、二一、a。 (注 43) 大正四七、十七、a。 (注 44) 大正四七、十八、b。 (注 45) 大...世界(注40)。 而此十念成就得以往生,本是依据阿弥陀佛等十八愿而来,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注41)。如此基于第十八愿而发展出来的...

    慧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484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