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29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坛经思想的源流

    达摩[18]东来中土,复以“理入”、“行入”教人,其定义“理入”如下: “深性众生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能舍妄归真,凝住壁观,自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状,无...一二八四上。   [16]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四中。   [17] 同前。   [18] 如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四所载,求那跋陀罗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禅宗二祖。   [19]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五中。 ...

    李昌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647546.html
  • 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慧皎、道宣所著“习禅篇”研究

    中,有三部是法护翻译的。这就是“修行道地经”七卷、“法观经”一卷、及“身观经”一卷。“身观经”开首就说:(注18)是身有肌肤、髓、血、肉,含满屎尿。自视身见何等好?常有九孔恶病,常不净常流,可足惭……...-四○。横超著文,见“中国佛教?研究”第一 (京都、昭和五一年二版),页一九○--二一八。(注 18) “正藏”卷十五,页二四二上下。(注 19) “正藏”卷十五,页二四○中--二四二上。(注 20)...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647547.html
  • 中论空无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与现代的关系(1)

    遵循之中(注18),部派佛学即是显明之例。空无观念的产生,即为扫荡一切因形式分析或弥补之无穷所造成的流弊,而指向使人认清设定之时效限制,形式表达的必然矛盾,以及它的方便意义或假有性等。不过此处仍待说明的...

    李昌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747548.html
  • 试论“法住智”思想之开展

    不是漏尽阿罗汉?曾银湖居士以为:这个问题乃是出现在那群比丘向须深所说的一段话引起了异议18。比丘云:“须深!当知我等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19这其中“当知我等生死已尽”一句,在...15。  18 曾银湖编译《四念处》p.124。  19 《杂阿含经》“347经”(大正2,96b)。  20 Sn.12.70, P.T.S. p.121;汉译南传《相应部》(二)14(p.143);...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0.html
  • 修所成慧依定而生之探讨

    后,不再依于名言却能体证义理而成就的。18除此之外,《大毗婆沙论》卷95对修所成慧的内容更有如下所云:  修所成慧者,谓暖、顶、忍、世第一法、现观边世俗智19、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20   《大...依、有所缘无所缘、有行相无行相、有警觉无警觉亦尔。复次名唯苦集谛摄,义通四谛及非谛摄。由如是等名义差别。”   17 《俱舍论》卷22 (大正29,116c9-14)。  18 《顺正理论》卷59 (...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试论各类“性行人”与“身至念”的修习

    念处经〉只提到三十分身,其中少了“肋膜”、“肠间膜”、“(脂)膏”及“关节滑液”,而将“皮”分为“粗细薄肤”及“皮”;“肠”又别为“大肠”与“小肠”。18另一方面,汉译的《增壹阿含经》有提到“观身内...》I),底本p.57。  16 Majjhima-nikAya III(《中部》III),底本p.90。  17 DIgha-nikAya II(《长部》II),底本p.293。  18 《中阿含经》...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3.html
  • 四谛现观之略探──以《大毗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

    19云:  云何苦习谛?所谓爱结是也。18  集谛,在《阿含经》也称作苦习谛,契经说到爱(受爱、贪爱、爱结)为招聚生死之苦的主因。  3. 灭谛(nirodha-satya,nirodha-sacca)...   1 《杂阿含经》(大正2,112c22~25)。  2 《杂阿含经》(大正2,107a14~16)。  3 《相应部》(汉译南传第18册,p.335);SaMyutta NikAya V, p....

    释有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947575.html
  • “涅槃为所缘”初探──以《大毗婆沙论》及《大智度论》为主

    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从观察色等五蕴的生灭无常,便能了知永恒、自在的我是不可能存在的。18在这样的认知下,内心常系念于无我想,就能远离根深柢固的我慢(asmIti mAna)而达到究竟涅槃...另外,相对的北传阿含经也有此说,如《杂阿含490经》卷18(大正2,126b2~4):“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4 "viJJANaM vikiratha ...

    释祖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947576.html
  • 从初禅相应之心所谈修定前方便

    持戒”及“正知正见”为缘)  “惭、愧的特相为厌恶及怖骇于恶行”;二者各以“尊重自己及尊重他人”为近因18。守护戒即是尊己重他之具体实践。因为有惭愧,才能守护戒;护戒又能促进此二心所生起。正如《长阿含...版)104页。  17 参阅简金武著,《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156~158页。  1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29页。  19 参阅《长阿含20经》(大正1,83c);杨郁文著,《阿含要略》...

    释见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47577.html
  • 略论菩萨自利与利他

    诸羸劣、无依怙者,若见厄难临被害者,种种勤苦方便救济,以四摄事成熟有情,随其意乐,随其根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18  即依利他的善巧方便,示现种种工巧技术,为成熟他故,并且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或诸菩萨...312。  18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10,(大正13,773b~c)。  19 《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4a15~18)。  20 《大智度论》卷29,(大正25,274a)。   ...

    释本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547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