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以上乃《十住》对欲求易行道的行者所应修持内容之概观。 另外,如《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观无量寿佛经》的“净业正因”、“十六观行”,《往生论》的“五念门”。18如是种种,在经论传至东土后,各...后代如唐?道绰之《安乐集》卷1 (大正47,12b13~25)等亦承此说。 11 《十住毗婆沙论》卷5 (大正26,43a10~c18)。 12 《十住毗婆沙论》卷6〈分别布施品〉(大正26,49...
释宗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247596.html
-
于地地中见着心生。四者从禅定起,若对众境还生结业。以是因缘,名为漏心。(18) 智顗认为,这有漏心是经验层次的心,是一般凡夫与外道所有的心。它具有三漏,或三种烦恼:欲漏、有漏、无明漏。欲漏是欲界的...18)《次第禅门》一下,《大正藏》四六·四八一c~四八二a。 (19)(20)《次第禅门》一下,《大正藏》四六·四八二a。 (21)《次第禅门》一下,《大正藏》四六·四八二a~b。 (22)(23...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19.html
-
他说: 此心即具一切菩萨功德,能成三世无上正觉。(18) 他认为,只要通过修行,把心提升至定的状态,一心不乱,便能发出般若智慧,分别邪正,照见真理。他说: 行住坐卧,心常在定。间念不生,是名... (14)《摩诃止观》一上,《大正藏》四六·四a。 (15)《摩诃止观》二上,《大正藏》四六·一四c。 (16)《法华玄义》(17)《大正藏》八上,三三·七七八b。 (18)《摩诃止观》一下,...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0.html
-
考虑。这种心亦应是凡俗的心或凡心。智顗说: 行显由心。若能谛观心性,即见佛性,住大涅槃。(18) 此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若执文字,离心而求佛、菩萨、解脱者,可谓抱石投渊,夜游去烛。(...正藏》三八·六二四b。 (15)《维摩经略疏》一,《大正藏》三八·五六六c。 (16)《维摩经略疏》七,《大正藏》三八·六五九a。 (17)《维摩玄疏》二,《大正藏》三八·五二四c。 (18)...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1.html
-
取余。异口同音而俱举声白佛言:我等,世尊!从今以往,奉六师外教而因出家,佛非我师;不奉受法,不归圣众。从今以往,悉无所作,亦无报应;不兴重衅,亦无恶趣”(大正17,页779上)。[18] 这些退席的...。 《中观论颂》〈观四谛品〉第24的关键词,应该是:空(一切法空)、二谛、缘起、假名、中道。而在第24品第18颂,缘起、空(性)、假名、中道,四者被认为是相等的;在34个颂文里,龙树采用这几个概念,...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347705.html
-
17) 银成为明代中期以后之主要货币,究竟对明代经济社会有何影响?唐文基的看法是:田赋的货币化把农民的农业和家庭副业生产都卷进商品市场,故田赋之货币化促进农民与市场之关系。(注18)上述唐氏认为以..., 页657。注18 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页197。注19 全汉升:〈宋明间白银购买力的的变动及其原因〉《中国经济史 研究》...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根据学习的程度编进不同的班级,有的学生18岁才开始读书,甚至还有60岁的人来学习,王先生每天给他们讲解儒家经典,佛教的课不如儒家的多,看来王恩洋先生始终在贯彻他的育人以德为本的思想。虽然现在看来他的学生...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5647727.html
-
,冀上穹鉴,为子孙长久计,卿等亦保世禄。”[18] 说的是,宋太宗雍熙元年(984)日本僧人奝然来中国求法,回国前入朝拜见太宗,言谈之中提到其国天皇已经传世八十代,历时三千二百年了(这里面虽有很大...、德相通,而得主得之于物,德主得之于心。故颜回箪食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亦真道德。然而,佛教三世因果的道德观,不仅提倡得之于心,也提倡得之于物,所以,佛教主张和鼓励福慧双修,即是此理。 [18] 《...
杨笑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947764.html
-
的记载,释尊初夜(18:00-21:00)进入四禅,证得宿命通(又称宿住明),看清生命的延续不断:
菩萨尔时住优楼频螺聚落,于尼连禅河菩提树下坐,于妙觉分法中,常不断绝修习加行而住。于初夜分中,...部毘奈耶破僧事》17卷中,宝德长者子问阿难尊者说:
「尊者!云何苾刍,决定修行,早得成就,意得正定?」
阿难回答:「如佛所说,受三摩地,勤苦经行,速得正定。」
18问:什么是开悟?会...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2347805.html
-
自性空、(18)无性自性空,可以看出《般若经》对空性的彻底深入。 至于《般若经》于何处开始传播于印度?阿育王时期(约佛灭218-255年)所刻的石柱敕文,只提及阿含相关的经典,未记载有《般若经》或...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14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