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55篇,用时8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戒的“发心”之对观──浅论道德实践的基础

    菩萨道之修行   ,应当先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持戒学菩萨学,进而证得无上菩提。   可见发菩提心是行菩萨行以固满佛果的充份条件,于菩萨学处15如实   深信而修习,则是求证佛果的必要条件16...

    王惠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960062.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1)

      在宗喀巴大师(生于西元一三五七年,时值元末明初)当时所处的西藏佛教社会,距离阿底峡尊者之入藏已有三百多年。此一时期由于政治斗争等各种因素之影响,[16]导致真实学行的人日渐减少,显密教法皆逐渐衰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060063.html
  •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

    造化的主体,亦即是阿赖耶识之另一表述语辞,“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外道不知执为作者,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藏识。”[16];“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17];这是《楞伽经...>,《普门学报第十期》页177-222。  [16] 《楞伽经》页265。  [17] 《楞伽经》页284。  [18] 《楞伽经》页266。  [19] 《楞伽经》经文中亦言佛与诸佛之无差别相,参见...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2360070.html
  • 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

    在《羯磨疏》卷3(见《济缘记》卷16)中又把三聚净戒与三佛(法报应)、三德(断智恩)等等配合在一起,提出三戒圆融说。认为三戒互摄互入,共为一体,“如是心受,即发圆体;如是心持,即成圆行”。这里说的“...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2460071.html
  •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坛法仪则》[1]

    │ 9 │  │ ├────────┼──────┼──────┼──────┼─────┤  │ │ 16 ...

    侯 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4960096.html
  • 大乘菩萨入世性之研究 ——以六波罗蜜为论述范围

    册。  《大宝积经》,大正藏第11册。  《大般涅盘经》(四十卷本),大正藏第12册。  《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册。  《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大正藏第22册。...

    刘玉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5460102.html
  • 中国佛教伦理的形成及其如何能为和谐社会出力

    发炉复炉之仪式等等(印度星占及历法,早期承自巴比伦,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印度后,又引入新增人之星占之说。[16]从思想上看,早期般若学的流行,得力于《老》、《庄》、《易》理的阐释;道教太极图说,对佛教...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圣人重之。”   [16] 有关印度历法,西人多有论述与介绍。如Joni Patry所撰的Eastern Astrology for ...

    宋立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3060129.html
  • 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

    西夏时期刻印的西夏文大藏经版画进行了集中研究,讨论了7幅西夏文大藏经或与之相关的版画作品。 除图版19和20为西夏大藏经插图外,其余均为黑水城出土的版画作品。在黑水城作品中,图版16和18为顶...语与藏语之间关系的详细分析与探讨,请详细参见陈庆英《西夏与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关系初探》,前揭书,第16-38页。[5] 关于吐蕃时期本教丧葬仪轨方面记载及其研究,参见褚俊杰《吐蕃本教丧葬仪轨研究》...

    熊文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160175.html
  • 初探菩萨修习禅定不生长寿天的善巧方便

    16],心识不动,这是障于见佛闻法的,加上彼处非常寂静安隐,凡夫生到那里,都会误以为是涅槃的境界,且会安定而巩固的染著于此境界,所以不堪得道。[17]除了上述所说长寿天是“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彼天...,菩萨为调伏粗重的心,所以修习禅定。若修习禅定只是为了对治“欲乐”及“散乱”那是属于自利;然而菩萨修习禅定是要成就众生及菩提,所以命终时生起欲界心,舍诸禅定,这是为了度众生。故如《大智度论》卷16中说...

    释真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560179.html
  • 佛教善恶观与现代人心的净化

    ,智顗以“皆行菩萨道”[14]、“观十二缘心具足诸行”[15]为缘因佛性;而在其它著述,智顗也常以诸法假相释缘因。所谓了因佛性,智顗多指般若观照。在《法华玄义》卷7中说:“般若观照即是了因佛性”[16...《摩诃止观》卷9下,《大正藏》卷46,第126页下。 、  [16] 隋·智顗:《法华玄义》卷10上,《大正藏》卷33,第802页上。  [17] 隋·智顗:《法华文句》卷10上,《大正藏》...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016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