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06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论日据时期的台南开元寺(1896~1924)

    法轮》是日本临济宗妙心寺派的机关刊物,其中部份内容提及妙心寺派在台活动情况!  5. 王见川<台湾民间信仰的研究与调查──以史料、研究者为考察中心>页33-35,《宜兰文献》36期,1998年。温国良...,台南人。他于光绪辛巳年,经荣芳法师介绍至鼓山涌泉寺出家[29]。他是玄精法师之师父[30]!在郑卓云的传记中,提及他是在大正二年癸丑应开元寺成圆监院之请,才回台湾,就任开元寺住持[31]。实际上,...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246596.html
  • 禅宗之理的概念与心的关系

    普遍的形上之理,或万事万物之个别的存在之理,均有其客观的存在意义者[31],亦有不同。   按心在佛教用语中的原意为思考、思虑、分别的意识作用[32],心之意识作用广大,并非全属善的,或与真理相应的[...超越此心之虚妄[34]。另在《六祖坛经》中,慧能虽有“识自本心”之说[35],惟本心系指心之寂静,与空理、无生缘起的佛教真理合致的心。至于一般之心的作用,并未限定于善的方面[36]。禅宗文献中常见的“...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646648.html
  • 圜悟克勤禅学思想

    运用文字作为指涉真理的工具,克勤道: “历代宗师,若不重示于人,都无利益,图个什么?显个什么?”[31]如果没有古今言教、公案及祖师们的开示,则后来的学人便失去修学的方法与目的。  实际教学上,禅师们...华严经》、华严理论、四法界的思想、一多相摄观等,克勤都曾引述。前辈学者高峰了州《华严と禅との通路》一书,与木村清孝的《中国华严思想史》中都已讨论,[35]阿部肇一先生以为克勤论华严四法界,将理、事法界予以...

    高毓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146833.html
  • 有关受具前阶规制之种种

    方“准  页31  求寂例而作驱使”(依照沙弥通例,授与沙弥十戒)。   由此以观:根有律中,异学“四月共住”期间,纵使穿的是和尚所提供的僧衣,但却还是以俗人身份受持五戒的。受沙弥戒,是在他四月共住的表现“心已调伏”[30]之后。   若依《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此外道某甲,今求出家,以本服于四月中,供养邬波驮耶及以僧伽。……于四月中所有事业,一同求寂。著亲教师衣,食僧伽食。”[31]则...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246835.html
  • 依“一心开二门”之思想架构

    改,无明即明。三千并常,俱体俱用。”(31)此明显表示法性无住,三千皆是无明虚妄分别;而无明无住,依性起修,则虚妄无明当体即是空如法性,此即“三道即三德”,离惑业苦三道别无法身、般若、解脱三德。 ...千皆秽恶。此可视为某种意 └─?妄分别─┘ 义之一心开二门架构。 ─────────31 参看荆溪《十不二门》解“因果不二门”文,《大正藏》 册46,页703下。32 此指天台宗所...

    尤惠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746845.html
  • 六朝僧家吟咏佛理的诗作

    都是在歌颂佛陀的诞辰,并藉以说明佛理的殊妙:  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今日泰,朗朗玄夕清。菩萨[31] 彩灵和,眇然因化生。[32] 四王[33]应期来,矫掌承玉形。飞天鼓弱罗,   p. 74  腾擢散芝英。绿澜颓龙首,缥蕊翳流泠。芙渠育神葩,倾柯献朝荣。芬津霈四境,甘露凝玉瓶。珍祥盈四八,玄黄曜紫庭。感降非情想,恬泊无所营。玄根泯灵府,神条秀形名。圆光[34]朗东旦,金姿[35]艳春精。...

    罗文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746846.html
  • 紫柏真可禅学思想之研究

    的都是在于开佛知见。真言: 为佛弟子,若不以开佛知见为急务,饶你勤苦累劫,非无漏正因也。 道人不以开佛知见为家务,便是忘本愿,自断善根榜样。[注31] 而就真可禅者的立场,即就“自性清净”、“...31:《全集》卷8,〈法语〉,页771;《全集》卷24,〈与冯开之〉,页1056。注32:《全集》卷7,〈法语〉,页749;《别集》卷4,〈示僧明璇〉,页138。 页318 “洞明自心”即是真...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1746872.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1)

    31) 而已。 虽然如此,谦益终其一生也追随憨山大师的行径与理念,并在憨山寂后将其著作,广为流传,他说︰“读师之书,不若听师之言,又不若周旋瓶锡,夷考其生平,而有以知其愿力之所存也。”(注 ...的,起众生之正信也”。(注 35) 而其背后更积极的目的便是打击当时佛教社会正邪不分,佛魔不辨的伪乱现象。憨山大师晚年住于曹溪,在他示寂入灭之后,有一段流传颇广泛的说法──即“憨山托生说”。木陈曾在〈...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79.html
  • 禅宗“见性”思想的发展与定型

    表示说︰ 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注 30) 于是宗密“以如来三种教义,印禅宗三种法门”。以达到“融瓶盘钗钏为一金,搅酥酪醍醐为一味”(注 31) 式的宗教融通超越。到了...T48,页397b。 (注 30) 同上书,页400b。 (注 31) 见裴休著《禅源诸诠集都序叙》,T48,页398C。 (注 32) T51,页739a~741c。 69 页 加了...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4.html
  • 由“相互主体性”的立场论天台宗几个基本关键观念以及山家与山外之争

    二分法︰每一个主体若净则不染,若染则不净,不可同时明同时无明,亦即知礼所斥之“迷即烦恼,悟即菩提”的境界。(31)如此则成不了染净不二,烦恼即菩提等义。(32) 知礼于其《妙宗抄》中用圆教的“即染之...垢不 ─────────31 《大正藏》册46,页707上、中。32 觉、无明、染、净、烦恼、菩提等,皆属于主体方面的范 畴。既然称之为“不二”,则必是主体境界之不二,非仅 是客观...

    任博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