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性-理性佛性。 上列左边的的四种佛性是《大般涅槃经》在解释一阐提是否佛性时提出的。(注 41) 一阐提是指“多欲者”,“断善根”、“犯五逆罪”、 “极恶”的众生。 一阐提是否有佛性曾有不同的说法...41:参阅《大正藏》卷12,页574下。注42:法相宗坚持一阐提无有佛性,性宗则主张一阐提有佛性。在《 大般涅槃经》中前后有不同的说法,但最后还是判定一阐提有 怫性。
...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0847149.html
-
生染著,是故造论破斯执情。还令了悟本来寂灭〞 (41)。
一般的知识论预设知识必须有认知的对象。所谓哲学方法是乃用最佳方法去找此对象。但三论宗强调一般知识活动用的所知及所见都是空,... Buddhism》(Kyoto Hongwanji Press, 1955), I,页34。 46.同书页28,34及41。又参看Alfred Bloom,《Shinran's ...
郑学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447151.html
-
仍然无法窥见神秀之禅法的全貌。因此,我人要从其他文献,例如《大乘无生方便门》等,来进一步探究神秀的禅法。敦煌残卷《大乘无生方便门》 (40), 一开头即标示出“五方便”的名字(41),因此,无疑地是...──────────── 40 原本存在大英博物馆,编号 S.2503。参见《大正藏》卷 85,页 1273,注 2。 41 参见《大正藏》卷 85,云 1273,中。 42 可以...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6.html
-
心与法的同时生起、同时沈降的关系。(41) 要让一念心或一心念能与三千种境地或一切法同时生起同时沈降,便只有一种可能性,这便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此中的“是”应作动态的解释,解作现前的...、住、异、灭,再加 上它们各自的推动因素生生、住住、异异、灭灭。41 唐君毅先生在这里对“纵亦不可,横亦不可”的解释,与 我们的说法有相似之处。他说︰“智所谓不纵不横之实义 ,即...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747157.html
-
是对所提问题作回答,(注 41) 而在此大段的回答中显得相当庞大而复杂,主要可分为二方面:(一 ) 就不可说回答;(二 ) 就可说回答。然后,则将可说与不可说之关系作一总结,以显示“不可说”与“可说”...即是以四句方式来提出问题,以 便对一念三千作深入探讨。(注41)就《摩诃止观》文脉来看,回答的部份应从“若心具 者,心起不用缘; 若...... ”这里开始,而非从“ 答:地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4.html
-
,不能躬承紫柏等人。〔註41〕
總之,智旭憾己業障深重,復悲生晚,由此可見,他對自己出
生的時機、或資質,都有遺憾。
最後,智旭批判自己個性、言行皆是...《靈峰宗論.下》,卷八之二,頁1264。
註41:釋蕅益:〈贈石淙掩關禮懺占輪相序〉,收於釋成時編
輯:《靈峰宗論.下》,卷六之三,頁962。
註...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347265.html
-
。( 注 41) 深心确为罗什译 经常用语词,于此可见。 由以上的论述, 以鸠摩罗什为首的长安教团,在中国佛 教史上,至少有二点值得注意。 第一. 鸠摩罗什所译经典文 字清通, 中国佛教界可据..., 第八卷 ),页 585c。注 41: 《小品般若波罗密经》 ,页 573c。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847301.html
-
所提供的全生遠害的有效方法,蕅益以為之。 綜上可知,易理廣大,包羅萬象。蕅益用十二個字作了總結:「徹乎遠邇,該乎事理,統乎凡聖」(註41)。概括得相當出色。 2.儒佛易四德說 儒佛調...23。註37 同註23。註38 《周易禪解》卷五。註39 同註38。註40 同註38。註41 同註36。註42 顏之推:《顏氏家訓》卷五。註43 同註24。註44 同註24。註45 ...
夏金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2647327.html
-
典 (40),《大周录》的说法显然很可疑。 《菩萨内戒经》 中一些译语也显示此经似属于较早期,很可能是罗什之前的 译作,例如“痛痒”、“蜎飞蠕动” (41) 等...40) 见印顺导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p1003 的讨论及 T55。
(41) “痛痒”,见 T24.p1030a3, 10;b29;“蝗飞...
释继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3047334.html
-
世界(注40)。 而此十念成就得以往生,本是依据阿弥陀佛等十八愿而来,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注41)。如此基于第十八愿而发展出来的...来。虽然道绰在造立塔寺之外,加上了修福忏悔(注50),但这正也是表示了道绰的思想,尤其是他强调了“忏悔修福,应称佛名号”,又说“一念既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注51)”
41页
在如此的信念...
慧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484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