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29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朱熹哲学的研究进路

    。以上三路都是程颐之学的精华,亦全为朱熹所理解接受并继承且发挥之[11]。其中,以仁为性为理之存有论思路,与以格物致知说功夫次第的思路即为牟宗三先生定位程朱一系而有别於其他诸儒的以功夫说本体的逆觉体证...案上,<仁说>。盖程颢有仁是知痛养之说,朱熹以为程颢是在谈以知觉说仁的概念定义,因此批评之。   [11] 以这样的角度诠释程颐之学,是笔者近作中的作法,参见:杜保瑞,2004年10月, <程颐易学...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3455868.html
  • 唐代佛教寺院与经济问题

    向大众的供养等,也是莫大(注11)。(四)为生产业的寺院营利事业唐代的佛教寺院,是贵族,是富豪,是大地主,又是大资本家,是众所共认。在佛教,禁止出家的许多行为中,有一切营利行为(注12)。佛教教团由...,又就此问题参照拙稿“唐代寺院?经济史的研究”寺院?庄严项。(注 11)寺院的会计出纳报告文书,因于炖煌文书中多所发见,得知寺院的收入面和怎样使用的支出面,是寺院经济研究的一大福音。这是那波博士在上记...

    道端良秀著; 李孝本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92455900.html
  • 生命之后的生命(2)

    光,光芒四射。那里的人似乎都是那么的快乐,他们在那里旋转、移动。我抬起头说道:“上帝,我在这里,你如果需要我,你就带我走吧。”他如此迅速地将我击回,以至我几乎停止了呼吸。  11:归来  显然,所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01955934.html
  • 倪梁康:海德格尔思想的佛学因缘

    可以完全化解为感性经验单元的组合物,也不是由某个单纯的符号所代表的、本身永远无法直接被给予的“形而上学幽灵”,[11]而是一种可以在观念直观或伦常明察中直接显现出来的东西、一种可以明见地被把捉到的东西。... ( http://www.tecn.cn )  [11] 胡塞尔,Ideen I, a.a.O., S. 41。   [1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同上,页42。   [13] 这是海德格尔在...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03055941.html
  • 试论佛法的解毒功能

    顺化以求宗。求宗不由于顺化,故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故不贵厚生之益。此理之与世乖,道之与俗反者也"。11在慧远看来,出家僧侣是世外之人,其行迹是超绝于世俗的。他认为,人身是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与... 桓玄:《与八座论沙门敬事论》《弘明集》卷十二。  11 慧远:《答桓太尉书》《弘明集》卷十二。  12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弘明集》卷五。  13 参见方立天:《慧远的政教离即论》,《中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3955977.html
  • 佛法对神通的中道观

    小乘解脱戒的优先权。  菩萨三聚净戒中“饶益众生戒”第11条“示现神通调伏”的戒相——有神通不当现而现犯戒,当现不现亦犯戒。这应该是大乘佛法对待神通问题最中道的看法。在《菩萨地持经》卷四的原文是这样的...

    圣住 整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2556002.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1)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惠观照,不假文字。”[10]“佛性之理,非关文字”,“法无文字,以心传心,以法传法。”[11]至于“不立文字”的说法,首见于南唐释净修所编《祖堂集》卷二:“惠可进曰:‘和尚此...《楞伽师资记》卷一。  [7]同上。  [8]同上。  [9]同上。  [10]郭朋《坛经校释》第54页,中华书局,1983年。  [11]同上第122、123页附录《曹溪大师别传》。  [12]...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056018.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2)

    禅学的意旨多有发明,士大夫为佛经作注疏以及为禅师语录作序成为一时风尚。著名的如王安石著《维摩诘经注》三卷[10],《楞严经解》十卷[11],又著《华严经解》[12];黄庭坚为翠岩可真、云居元祐、大...》,中华书局排印本,1977年。  [11]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四部丛刊三编》本。  [12]见《苏轼文集》卷六六《跋王氏华严经解》。  [13]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六。  [14]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3)

    不见摩诘前身应画师。”[11]范温云:“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非唯文章,书亦如是。……故唐文皇称右军书云:‘烟霏云敛,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盘,势如斜而反直。’与文章真一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456020.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5)

    曰:‘庭前柏树子。’”[11]“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填沟塞壑。’”[12]让人明白语言概念是无意义的,从而破除迷执。初学者的提问是严肃的,而禅师的回答是戏谑的,这种戏谑正是为了突出语言的...[9]《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四。  [10][10]见《冷斋夜话》卷七《触背关》。  [11][11]《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  [12][12]《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抚州曹山本寂禅师》。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75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