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93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法眼大師 禪著宗匠——永明延壽禪師述評

    法界眾生旋繞念彌勒慈尊佛,願生內院親成法忍。   40   初夜   旋繞念菩薩   普為一切法界眾生旋繞念大勢至菩薩摩訶薩,願攝諸根,淨念相繼,託質蓮臺。   41   初夜   頂經行道   普為一切...,普願一切法界眾生明自性心,住祕密藏。   44   中夜   禮菩薩   禮大慈大悲救苦地藏菩薩摩訶薩,普願一切法界眾生證無垢三昧,度惡趣眾生。   45   中夜   旋繞持咒   普為一切...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841500.html
  • 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

    知佛慧。[41]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心圆含万有,理事具备,所以万法即是一心,一心即是万法,所以一切万法彼此之间,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以有情世界来说,凡与圣,众生与佛,此岸与彼岸,烦恼与菩提,无一...在《注心赋》卷一說:“禅宗门下,从上已來,但了即心是佛,便入祖位,即坐道场。但信之,凡圣不隔一念;若不信,天地悬殊。”[45]在《宗镜录》中延寿还一再表示自己是奉禅宗为基本宗旨,他在介绍奉菩提达摩为...

    法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341506.html
  • 欧美禅学的写作——一种方法论立场的分析

    [40]当他们在思考佛教研究不应成为其他学术的附庸而要拥有自己的问题与写作方式的时候,[41]当代禅学的写作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希望。   二、“禅的东方学”(Zen orientalism)...1995.)中的“日本民族主义的禅”(the Zen of Japanese Nationalism)一文,以及1995年发表的另外一篇补充性的论文,[45]都把铃木禅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政治的脉络中...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1041516.html
  • 论《坛经》中的心性之禅

    P44   43 《禅门宝典忏悔品》P50   44 《禅门宝典般若品》P23   45 《禅门宝典般若品》P22   46 《敦煌本坛经》第42节   47 《敦煌本坛经》第41节   48 《敦煌...即是离色力。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   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以无住为本。” 41   这里的“无住”,又有心念不滞留在虚假的方法上,不执著妄想之义。既然万法无...

    释如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041529.html
  • 论大慧宗杲

    对于古人公案的解读与参究,尝谓“近世丛林,邪法横生,瞎众生眼者,不可胜数。若不以古人公案举觉提撕,便如盲人放却手中杖子,一步也行不得。”[41] 然读古人公案,却又切忌流入言诠解释之途,否则乃又堕入“...根本原点。“当知读经看教,博极群书,以见月亡指、得鱼亡筌为第一义,则不为文字语言所转,而能转得语言文字矣。”[45] 这一观点,正可视为宗杲关于禅之悟与语言文字之间基本关系的一种原则性衡定。  第二,...

    董 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141530.html
  •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以《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为核心

    坚住相续,名坚住。器识生者,能变能缘外器世界。谓阿陀那识者,此云执持,执持根大及诸法种子。”[41]   由此可知,《深密》所说的阿陀那识乃是指本识而言,决非就是第七末那识。因为在唯识学中,只是说本识...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住求解心,法随法行……”[45]   无性菩萨在《摄论释》中说:   “……先总序,如彼《增壹阿笈摩》说者,是说一切有部中说。爱阿赖耶者,此句总说贪著阿赖耶识。乐阿赖耶者,乐现在...

    张化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2441532.html
  • “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读后

    上的调整也是有充足的教理依据的。如五分律卷二十二中就有这样的说明:“佛言:虽是我所制,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41]因此,固然可以说,“吾民族同化能力...归为“信仰问题”, 吕建福先生认为,这在学术上是并不正确的。关于佛法法义的研究,吕先生认为“无疑是需要‘体验和修证’的基础的,以通常的哲学、文献学、宗教学等学术方法来研究,是很难中其肯綮的。”[4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0541587.html
  • 印光法师简谱

    大师书’)  1901年,41岁,闭关。春,高鹤年居士在金山寺,大师去信嘱高到普陀一谈,高居士随后到普陀,大师留谈五昼夜,开示净宗诸家法要。高居士感到大师已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门风高峻,学者望崖而退。...’ ,大师评价说:‘其文,凡读书人阅之,都增长莫大学识。而于参禅之人更为有益。’(文钞三编卷一复如岑法师书)。  1905年,45岁,光绪三十一年往南京杨公馆,知东洋弘教书院印藏经,祈仁山先生将光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1841603.html
  • 妙音居士著:圆因老法师(一)

    威德冥加、哀怜摄受)四、称名[41]。五、忏悔(诸佛子、汝等多生障重、堕在畜生、今为汝等、对三宝前、发露罪愆、汝当随我、求哀忏悔。)六、皈依。七、发愿(诸佛子、再为汝等、称四弘誓愿、令汝得闻、依法发愿...佛教徒为何去放生,除了是有其功德外[45],在此不细说,其重要的是对放生应抱的正当观念,像刘小如、齐如,〈台北市民众放生行为研究报告〉说放生行为的理由往往有多种,在全部受访者中,有27.8%的人表示...

    妙音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041604.html
  • 龟川教信:华严学(五)

    册页五四三上。)或者叹德曰:「十地者,是一切佛法之根本,菩萨具足行是十地,能得一切智慧。」41(注释:同上·页五四三下。)菩萨十地之行为超越任何优等地位,是故进入初地之「善根」、「助道法」、「清白法」...故」,44(注释: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五三一下)可见就有关六相义在考察上已有显著的进步痕迹矣。  然而智俨说明六相圆融义极为简单,经考察其所有著作《六相章》45(注释:据传智俨另有《六相章》一卷之著作,...

    龟川教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274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