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同、异品除宗有法问题

    不同于陈那的第二相,法称的后二相是可以互推的 。[33]   在法称论师的《正理滴点论》中有后二相实际上是一回事儿的说法:   悟他比量者:谓说三律人中之标志。由于生起因假立为果法故。由随应构成...31]第156页。  [32]见《藏传佛教因明史略》第72――73页。  [33]第154页。  [34]转引自笔者《正理滴点论解》第74页。此为韩镜清老先生的译本。剧宗林先生译本用语为:“为他比量,当...

    刚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1138800.html
  • 法门寺佛教文化研究综述

    ,而应当把它们看成是当时几种佛藏共有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组织部分。当然认为它们应统称为《普宁藏》和《碛砂藏》的观点也是偏颇的。”(33)李富华《法门寺发现的〈普宁藏〉秘密经和〈普宁藏〉的续补问题》指明...崇拜析》《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科)1994-1。  (33)以上三文均见于《论文选集》之中。  (35)李发良《金法门寺藏经碑“钩沉”》《文博》1996-5。  (36)杨维中《法门寺金代经藏考略》见《...

    梁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2439095.html
  • 修定之证得及其它

    ”,必须修习七种作意。七种作意者,《瑜伽》卷33中说:  (1)了相作意,即能正觉了欲界粗相、初禅静相。觉了欲界粗相,是寻思欲六粗事:即义、事、相、品、时、理六粗。  粗义者,是多过患义(少味多苦,令...证通慧。(9)随顺修止,爱乐远离。(10)随顺修观,爱乐观察。  外相者,《瑜伽》卷33中说,已离欲得静定者,三业寂静,无有掉动。此略有五相:(1)身业安住,诸根无动,威仪进止,无有躁扰。于一威仪,能...

    如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0239501.html
  • 从五蕴论解脱

    常道,由此也可以体会到善知识的重要。《阿含经》对此属无常法的五蕴的断除,主要以修习三十七道品展开。   修习四念住,[30]修习四正断断除五蕴,[31]修习四如意足[32]、五根[33]、五力[34]...  [28] 《杂阿含经》卷7,175经  [29] 《中阿含.》卷10,  [30]《杂阿含经》卷7,177  [31]《杂阿含经》卷7,178经,  [32]《杂阿含经》卷7,179经  [33]...

    释昌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3439844.html
  • 內觀禪修的探討

    形狀;他不再感覺有一個「我」在受苦。這些「我」的概念,被一個對感覺清楚觀照的醒覺所取代。(頁33)  4.禪修者應該屏息來觀照苦受,這樣能讓他發揮更強的覺醒和更嚴密的念住。(頁37)  5.先決條件是...當心足夠寧靜時,我們出來觀察較外層的心理活動。以一顆寧靜的心來觀看外層會生起智慧。(頁26)  4.可以不用「掃描身體」,或可以先做完一段預備練習之後,注意於呼吸來培養正念。(頁33)  5.禪修也可以進一步...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4540229.html
  • “六家七宗”新论

    课题,用佛学方式给予解答,变玄学问题为佛学论题,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玄学,“对玄学的根本问题有更深一层的发挥。”[33]由此,结束了魏晋玄学的理论探索,开启了中国佛学之创新...   [31]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42页。   [32] 僧叡《毗罗摩诘提经义疏序》,《出三藏记集》第311页。   [33]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304页。 ...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2741233.html
  • 试析楞严经与道教的思想渊源

    道圆满不复修学的意思。《楞严经》作者不明白无学的含义,说菩萨开士也证无学。其实菩萨不住涅槃,常不知足,菩萨无学是佛果,[33]证了就不能再叫菩萨而转名为佛了。再次,楞严中还有“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  [33]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  [34] 《道藏》第二十三册,619  [35] 中国道教史年表,同第1注 ...

    周永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741370.html
  • 鸠摩罗什法师

    内心的谦虚。[32]在《大乘大义章》中罗什也对慧远所提出问题的深度表示惊讶。此时已有道生、慧叡、慧严、慧观等人从庐山前往长安,罗什法师肯定从他们口中得知慧远的情况。面对“神韵严肃,容止方梭。”[33]“... [32]参鎌田茂雄:《中国佛教通史》第二卷,第384、394页。  [33]《高僧传》第215页。  [34]《高僧传》第221页。  [35]《高僧传》第66页。  [36]《大正藏》第16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941383.html
  • 晚明佛教的危机与应对——以云栖祩宏为例

    见到袾宏的放生文,很是赞叹,便派内侍斋紫袈裟斋银到云栖寺询问佛法。袾宏只是写了一首偈,回答太后。(《山房杂录》卷二,《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107页。)这与真可参与皇室斗争、德清积极奔走王室形成鲜明德对照。  [26] (明)德清:《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明嘉兴大藏经》第33册,第195页中。 ...

    王公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3641406.html
  • 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

    善知识,此义即是惠等。”[33]这就要求做到定慧的完全统一,修定时有慧在,是慧和定的高度统一,习慧时有定在,是定和慧的高度统一,不再将其分为两截。这也给如何做人提出一个极高的道德要求,即行...卷上之一,《大正藏》第48卷,399上。   [32]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46卷,462中。   [33] 《坛经》,《大正藏》第48卷,462中。   [34] 《禅源诸诠集都...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64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