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音法师: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二十六、修习静虑度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2日
来源:   作者:法音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音法师: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二十六、修习静虑度

  制心一处自得定,

  所缘如理而观照,

  各自证悟得空慧,

  不动极坚而安住。

  二十六、修习静虑度

  前行

  观想在自前虚空,真实明现着极为庄严、宽广之莲座,其上端坐着体性是具恩上师,外相现为释迦世尊,世尊相好庄严、身色金澄,身着比丘三衣,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等持印,左手持钵,钵中甘露满盈,在无漏智慧光蕴中结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忆念着世尊真实圆满具足佛身、佛语、佛意及利他事业功德。

  观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顾着我与众生,并以圆满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无量众生;世尊的周遭则环绕着无量无数的菩萨海众,及一切清净传承的具相祖师,为大乘僧宝;在诸佛菩萨及祖师心中,皆具足灭道二谛之大乘法宝。前方真实明现着大乘三皈依境,内心由衷忆念着佛是皈依导师,法是正皈依处、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着请观想在自己的后方,则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亲债主、六亲眷属以及无量无数的轮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无量的苦集二谛,忆念其情况心生不忍,内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现在以上信三宝、下悲有情的意乐,在尊贵的三宝前,至诚发愿:得暇身必须利他,为能圆满利他必须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学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为动机,带领众生一起来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学习与修习真实静虑度,祈能如理思维,真实修行,得到相应,并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带领众生,至诚向前方三宝皈依发心: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自系不净牢狱中,应知有情亦如是,

  缘诸众生起悲悯,勤修无上菩提道。

  胜菩提心珍贵宝,未发起者令发起,

  已发起者不衰退,祈愿辗转得增上。

  正行:

  静虑度是属于菩萨的一环,菩萨行的范围极广,主要是指具足菩萨心而有的善行;所谓具足菩萨心,不外乎由菩提心及空正见摄持而说的。菩萨行的内容涵盖着整个佛道,从最初之因到最后之果,就已包括了发心、受戒、学行、集资、断障、证果、利他等几个要项。此外,发心为利他,必须先成佛,成佛则须修习菩萨行,圆满成佛资粮;在此,即是探讨如何修习静虑度的菩萨行之理。

  一、 思维静虑的定义:

  心于所缘境离诸散乱、专注而住,就是静虑。也就是心在所缘

  上自然坚固安住,不向外散于其他外缘的专注那一分。一般而言,禅定就是三摩地,能令心坚固专注,就是定、奢摩他或止,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禅定的意思同于静虑。止是奢摩他,止是较殊胜或高品质的禅定,或说由具足专注力而导出的身心轻安所正摄持的禅定,称为止。换句话说,禅定的范围比止还广,所有的定和止都定,但并不是所有的定都是止,从范围与定义上看,止是比较高层次的定。因为止的范围只在于上二界心,没有欲界心为本质的 [ 止 ] ,有欲界心为本质的 [ 定 ],这就不是止了。二者体性一样,都是指心于所缘坚固安住那一分,但却有程度层次的不同。

  静虑度就不同了,既然名为度,当知是属于菩萨的修学范畴。所谓修习静虑度,是指菩萨先行听闻、思惟菩萨法藏,依着善知识的教授,了知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善所缘境之后,为了修止得观,所以一心专注 ―― 心正安住于大乘法藏所教授的善所缘境,并且是由菩提心与空正见摄持而修的禅定 ―― 唯一是引导趣向成佛之道的禅定,即称为静虑度。

  二、思维静虑的种类:

  静虑的种类,可从静虑的本质、静虑的品类与静虑的作用上区分。首先,从静虑的本质上说,有两种静虑,即:

  1、 世间静虑 ―― 是指世间道为本质的禅定,这是共外道的定,一般称世间定或世间止观双运道,其所缘境是缘着世俗谛而修习为主。而事实上,从一心专注的禅定并无法区分内外道,必从动机上分。

  2、 出世间静虑 ―― 是指出世间道为本质的禅定,这是佛教所不共,目的是导向解脱成佛而修定,其主要所缘境是缘着胜义谛而修习的,此为修习成佛之道所必须具足的禅定。

  《佛子行三十七颂》说:

  [ 甚深禅定生慧观,能尽除灭诸烦恼,如已应离四无色,修静虑是佛子行。]

  意指,为了达成解脱成佛的究竟目标,必须断尽一切障碍的根本 ―― 无明以及无明习气;此能对治或根断无明、烦恼及其习气之道主要是证空性的智慧,应依次地以闻、思、修三慧来证得空性义,尤其必须具足缘空性的出世间止观双运道。所以,为何修止?乃为修观。观也是内外道所共,故应依止而修空性之观,而后以缘空性的止观双运心为增上缘,生起亲证空性的智慧,即能断障。寂静无二门,就是指亲证空性的智慧而言的。

  止观是于所缘自在之法。但是,不得止即不得观。止令心平静,观令心自在。要在黑暗中见物,必先有灯,这一盏灯必须明亮,且不受风动;喻如心也必须不受沉掉影响,才具殊胜特别的能见之力,故须止观双修。得观等于得止观双运。在得止观双运之前,必须先行得止,在得此缘空性的止观双运之前也必须先得得缘空性的止;因此为了成佛利他,应远离世间道为本质的四种色定(色界的四种禅定),以及四种无色定(无色界的四种禅定),亦即是远离世间的四禅八定,修出世间禅定,才称为菩萨行。菩萨深知为了自利利他,为了成就佛道,要净罪集资,圆满菩提功德,都必须远离沉没、掉举、恶分别、散乱等过失;特别是为了能够专注缘念空性,能制心一处于空性 ―― 称之为空性三摩地 ―― 而修定。

  事实上,也是在亲证空性的禅定中,依次成就大乘道功德的。圆满波罗蜜多就是指以出世间道为本质,引发证得佛果的禅定。这是从本质上说。

  其次,从静虑的品类上说,有三种品类,即止、止观双运及止观双运定。依释名来说,止是息止安住;止观双运是具止之观;止观双运定是观后之止。

  最后,从静虑的作用上说,也可以区分为三:

  1、 现法乐住静虑 ―― 是指由修能令具足身心现法乐住;即依着静虑可以引生身心轻安乐,轻安能去除身心的不堪能性,一般的禅定也都能经由专注力而生起少分轻安。

  2, 引发现证功德静虑――是指由修静虑可以引生共外道的功德及佛教的不共功德,如五眼、六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灭解脱、灭等至等,可说大、小乘的无量三摩地功德,都依于修学静虑而得。甚至前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都是共世间的,也是来自于修学静虑而有,如云:

  [ 定果为神通。]

  又如《道炬论》说:

  [ 俱通一日者,所修诸福德,诸离神通者,百生不能集。]

  是说能依此修学,具相生起神通,无论是就自利或利他而言,皆使行者易于累积资粮,成办功德。

  3、 饶益有情静虑 ―― 是指由修静虑能让行者易于利他,特别是对于理应净治调伏、震摄厉伏的有情,可以依此静虑,依着神通力、神变力示现地狱诸相,让有情起了怖畏和净信,而愿意皈依三福,趣入佛法的闻思修。以上这三种静虑是菩萨必须修学,以及证得的主要项目,由得此静虑而有不同的作用功能。

  三、思维修学静虑的方便:

  既然欲求修学与相应静虑,即应了知当以什么方式、内容、次第生起静虑,世间静虑对菩萨是顺便附带的,出世间的止观及依此而圆满静虑波罗蜜多,累积成佛资粮才是菩萨修学静虑的主要目标。为得此静虑功德,必须具足实际的串习,实修静虑的方便,如《道炬论》说:

  [ 故当善安住,定资粮品中,所说诸支分:于随一所缘,意安住于善。]

  此一教诫,应依据清净的、具相的、有修证的传承菩萨祖师所说而抉择。既然是佛教的修定,首先必须具足的就是前行动机,即要有皈依心、出离心、菩提心随一摄持。其次,正行修习静虑之前,通常必须具足修习的条件与资粮。譬如必须是静虑、贤善处、无战乱之处;适宜且非吵杂之处;易于获得饮食处;同修者应有共同目标,志同道合或修行的法门能见行一致;自身必须隔离外缘;且戒行清净;同时减少恶分别、贪着等,主要是具足通达如何修定的教授。所以正行修习禅定时,必须依止师长教授而修。

  一般修定教授很多,通常是依《佛说解深密经》或者无著菩萨所作《瑜伽师地论》所宣说的内容,特别是依据弥勒菩萨所作的两本论典 ―― 《庄严经论》和《辨中边论》而抉择。《庄严经论》是说依着六力、四作意生起九住心的修定之理。

  九住心是:①内住、②续住、③安住、④近住、⑤调伏寂静、⑥最极寂静、⑦专注一趣、⑧等持。此中主要是提示在修定过程当中,定心从少分到满分之间心相会有什么情况。例如:最初内住时寻伺繁多;续住时寻伺暂息;安住时逆缘与寻伺疲息;近住时于广大境数数摄心令心渐细;调伏时欣喜三摩地功德;寂静时观散乱过失,于定灭除不喜;最极寂静时贪等惑心一起,即寂灭令息;专注一趣时定已能得任运而转;最后等持时心能得自在任运而转。

  《辨中边论》则说以八对治行断五过失的修定之理。修定的五种过失是:①懈怠、②忘念、③沉掉、④不作对治行、⑤作对治行。

  此中,修定前不喜修定是懈怠,修定中忘失教授与所缘是忘念,修定中染及粗细分沉没掉举而不知是沉掉,修定时已经知道生起沉没掉举,而不加以对治是不作对治行,修定时心已安住于所缘境上,沉没掉举减少甚至没有了,仍断续作对治,则是作对治行。上述五种过失必须以八种方便、八种方法来对治,称为八对治行。

  八对治行,即:①净信、②欲求、③精进、④轻安、⑤念力、⑥正知力、⑦作意、⑧舍住。

  前四种是对治懈怠,后四种是各别各别对治,譬如:忘念的过失由念力对治;沉掉的过失由正知力对治;不作对治的过失由作意对治的方法而对治;作对治行的过失由舍住的方法而对治。

  前四种对治行,净信、欲求、精进、轻安是对治懈怠的过失 ――指若初修时心无好乐,则先行思维功德,也就是思维修定得定的功德,以及沉掉等不得定的过失,此乃由见功过产生对修定的净信;由净信生欲求;由欲求生精进正行修定;由精进修定而引发身心轻安的果德。

  第五对治行正念是对治忘念的过失 ―― 指修定时,应以意识执取所缘境,心于所缘境专注、坚固、安住、清明、有力执持;当忘掉所缘时速能忆念教授如前安住,称为正念安住。

  第六对治行正知力是对治沉掉的过失 ―― 指安住于所缘时,会现行沉没、掉举的障碍 ―― 包括将入、正入、已入沉掉,此时要生起正知力察觉,而将心拉回所缘境继续安住,称为正知察觉,令续安住。

  第七对治行作意是对治不作对治行的过失 ―― 指当已生起正知而察觉有了沉没、掉举的障碍时,就必须分别思维光明想、厌离想加以对治,使心不太外散、不太内摄,逐渐地,从经验中寻求了知,必能获得适中安住、清明有力的执取之理的对治行。

  第八对治行舍住是对治作对治行的过失 ―― 指已经完全经由对治,心已安住于所缘境后,仍在思维要怎么对治时,则应以生起不对治行令心舍住,破除对治行。舍住即等持,是已经安住于所缘境上,没有任何障碍了,此时其实只须继续安住,平稳的等持、等引即可,不需要再有别的想法。

  四、思维正行修习静虑度的意乐:

  菩萨是为了利他成佛修学静虑度,当然必须具足六殊胜或以一度摄六度的意乐而行,最起码应具足菩提心、空正见摄持而修。

  首先,具足六殊胜而修习静虑,是指:

  1、 依殊胜――以菩提心为心所依摄持而修习静虑。

  2、 物殊胜――指修习现前定时,也祈愿遍学所有的禅定法门,如法流三摩地、健行三摩地、虚空藏三摩地、极边际三摩地等,以此意乐而修习静虑。

  3、 所为殊胜――以为令一切众生获得短暂增上生、究竟决定胜的利益,非为自利而修习静虑。

  4、 清净殊胜――以为了断尽一切众生相续的二障垢染而修习静虑。

  5、 善巧方便殊胜――即由通达能修、所修、所修的法行皆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而修习静虑。

  6、 回向殊胜――即将此修习静虑的善根功德,悉数回向转成清净利他以及成就无上大菩提。

  其次,是一度摄六度,即:

  1、 静虑的布施――是指自住于定,也令众生趣行修定;或者愿将修习静虑的功德布施一切众生而修。

  2、 静虑的持戒―― 是指以清净广大的利他心摄持而修习静虑。

  3、 静虑的忍辱――是指能耐他人怨害中伤,能堪忍身心疲累、不专注、不堪能等苦而修习静虑。

  4、 静虑的精进――是指一心好乐而修习静虑,并且心生爱乐一切大乘法行。

  5、 静虑的静虑――是指修习静虑时一心专注,并一心回向无上菩提。

  6、 静虑的智慧――是指由观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而修习静虑。

  应具足如上所述清净意乐而正修习。

  五、结语:

  三界法王宗大师说:

  [ 禅定乃心具权王,等持不动如须弥,运持悉入善所缘,身心俱得轻安乐,知此所有大瑜伽,息止散乱恒依定,我恒如斯而勤行,志求脱者当策励!]

  意思是说,具足禅定心能自作主宰,不受烦恼控制,像具有权力

  的国王一样的自主有力,也令心于所缘境像须弥山一样坚固,完全不动不摇;有了禅定的功德、能力,就可运心等持一切善所缘境,引出身心轻安乐,渐渐导生出世间功德。由了知解脱道果、成佛道果的成办确是必须依靠出世间的止观双运道而有,因此,如云:

  [ 制心一处自得定,所缘如理而观照,各自证悟得空慧,不动极坚而安住。]

  意即,当能如是定解所说意趣时,所有瑜伽师都应为了息灭散乱、

  沉掉、非理分别或引发增长出世间功德而恒时修习禅定。寂天菩萨也说:

  [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纵勤身口善,心弱难成就。虽久习

  念诵,及余众苦行,然心散它处,佛说彼无益。]

  这都充分说明了,生起功德,一部份靠如理了知正确圆满的方法或法义,一部份则须靠止观力,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要成就自利利他的方便,便是在此,善学,善知正法,并且尽可能地依于禅定与智慧为增上缘而修。

  后行:

  观想前方明现着大乘三宝皈依境,后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此修习静虑度的功德,回向自他众生成佛,尤其自他心续得生修习静虑度的证量,成就三士道功德。并将此学习道次第教法的殊胜功德,以清净动机广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师、南传、藏传、汉传的师长都身心安康、常转*轮。

  回向南传、藏传、汉传的圣教,久住世间。

  回向不同道场、团体、寺院法务兴隆,以法摄众。

  回向三宝慈光遍入众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场修学不同法门的佛弟子,皆能依法调心。

  至诚回向遍虚空、尽法界一切有情离苦得乐。

  回向我等能早日发起爱他胜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识,圆满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没有障碍。

  一切诸佛菩萨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诚感恩上师、三宝、众生的恩泽。

  观想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无微尘许的自性。

  惟愿父母众生具安乐 惟愿一切恶趣恒为空

  任彼菩萨于何地安住 惟愿彼等诸愿皆成就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