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历史文化研究:论东晋清谈的积极意义(王晓毅)
佛教历史文化研究:论东晋清谈的积极意义(王晓毅)
a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
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隹,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从现存支道林《逍遥论》看,其主要论点是反对向秀、郭象关于满足自然本性的需求即为“逍遥”的说法,认为只有超越一切欲望的“至人”,才能达到“逍遥”境界。“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1](注引支氏《逍遥论》)学术界一般认为,支道林是以佛教的精神解脱来发挥庄子的逍遥义。作为佛教徒,支道林清谈的论题并非局限在本体论哲学层面,其哲学理论终究是为确立宗教信仰服务的。在东晋“般若”学的高潮时期,这位义学高僧时时不忘宣扬佛家关于精神不灭,轮回报应,涅槃成佛的教义,如所著《阿弥陀佛像赞》涉及西方极乐世界时说:“有奉佛正戒,讽诵《阿弥陀经》,誓生彼国,不替诚心者,命终灵逝,化往之彼。”[4]支道林的巨大影响,在其两个追随者孙绰与郗超的著述中可见一斑。
东晋时期的太原孙氏家族,以擅长学术而闻名。孙绰幼年与兄孙统、孙盛渡江,后长期侨居在会稽。《晋书•王羲之传》载:“会稽有隹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孙绰与支道林关系相当密切,自称“弟子”,[2](孙绰传)还画“道人坐禅像”赠支道林。[4](卷十五)在支道林的影响下,孙绰变为虔诚的佛教信仰者,撰写了大量佛教论著。从现存的《喻道论》一文看,孙绰极力论证“孝道”与“出家”无本质冲突,儒教与佛教同为一种学说,在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次以本末体用观点和简明的语言,解释了儒佛关系:“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内外之名耳。”[5](卷三,孙绰《喻道论》)
高平郗氏是东晋时期十分显赫的家族,郗超的父亲郗愔和弟弟郗昙均信奉天师道,而郗超独为佛教徒,其信仰的建立,也与支道林有关。郗超十分钦佩支道林的清谈,认为其对佛教的理论贡献,类似正始名士何晏王弼:“沙门支遁以清谈著名一时,风流胜贵,莫不崇敬,以为造微之功,足参诸正始。”[2](郗超传)支道林亦相当器重郗超,为郗超所画于道邃像撰写铭赞。《世说新语•言语》云:“超精于义理,沙门支道林以为一时之俊。”郗超对佛教义理很有研究,撰写的论著有十几种之多,其中《奉法要》一文流传至今,对佛教的教义作了全面的阐述。值得注意的是,该文通过消除儒家伦理与佛教伦理、儒家道德修养与佛教的宗教修持的界限,在理论上将两者合一,并最终建立在佛教的善恶因果报应、“五道轮回”的基础上:“凡有五道,一曰天,二曰人,三曰畜生,四曰饿鬼,五曰地狱。全五戒,则人相备。其十善,则生天堂。全一戒者,则亦得为人。人有高卑,或寿夭不同,皆由戒有多少。反十善者谓之十恶,十恶毕犯则入地狱。”当然,最高修行目标不是升入天堂,而是达到摆脱生死的涅槃境界:“心识休静,则不死不生。”[5](卷十三)
孙绰与郗超佛教义学论文,在中国传统道德与佛教轮回报应之间架起了桥梁。它们的问世,标志当时东晋士族社会的信仰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佛教的宗教彼岸逐步建立,支撑了儒家的伦理观念,换句话说,中华民族的终极关怀有了新的支点。而这一重大变化,无疑产生于东晋时期玄佛交融的义理清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