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88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关河的三世学与河西的千佛思想

    说明尔后的千佛像为何伴随著「二佛并坐”“弥勒说法”、“涅槃像”及石窟造像禅观的本质。 “关河”语出梁武帝〈注解大品序〉中“关河旧义” (大正55,页54中) ,“关河”指罗什僧团所在的长安乃居“...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546586.html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颂的解读

    身先用戒德惊人,如天雷震,物无肃不(当为不肃)。”[54]因为汉译本的“体”字,故与“法身”关联起来。若作此解,则戒德用来警戒世人,令生敬肃之心,从而去恶生善。何种解法较能与观音的慈悲精神相贯通呢?...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546587.html
  • 三论宗的传承及其“空”思想之考察

    、提婆、罗罗、沙车王子、罗什等。   罗什为中国此宗之高祖,当其译毕三论,即由其高弟各敷 讲之, 页54 其中道生、昙济、道朗、僧诠、法朗、吉藏诸师,...

    余崇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646588.html
  • 《大乘庄严经论.修行品》初探

    1973,8f)。 33. 关于此,野泽(1938,120)中亦提出质疑。 34. 小谷(1984,54f)。文中,小谷信千代提到:“关于弥勒 本颂的藏译本,D版与P...

    释善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646589.html
  • 略论日据时期的台南开元寺(1896~1924)

    扬临济宗风[53]!大正八年五月,传芳因病逝世[54],由成圆接任住持!  四、从成圆到得圆住持  关于成圆法师,慧严法师推测说:他任开元寺住持是在1918年4月传芳师示寂以后,迄得圆法师接任间,即1918~...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246596.html
  • 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说之研究

    如动物、人类等。 ─────────── 17 见于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4上。 190页 ... 28 见于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4上。 197页 智者曾批判“唯心论”,好比对“地论宗”、“摄论宗 ”之批判 (29),...

    张瑞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446598.html
  • 海德格尔思想的佛学因缘

    失败而告终。”[54]   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用他的Sorge分析来改造和替代胡塞尔意向性分析的更深一层本意在于:意向性作为理论行为的本质结构只是隶属于Sorge现象的一个范畴而已。因此,把握到...5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同上,页223。 [5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页222-223。 [5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同上,页193。引文略有改动。 [55] 这个意图在...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546600.html
  • 唯识学与现象学中的“自身意识”与“自我意识”问题

    基础或基质。这个见解同样可以在胡塞尔的研究手稿中找到,“如果每一个内容都自身地和必然地‘被原意识到’,那么询问一个进一步给予的意识就是无意义的”[54]。如此等等。   欧洲哲学史上的“自身意识”...明确地分离于“滞留”与“前摄”。这两方面意义,即宽泛的意义和狭窄的意义并不一定相互矛盾。 [54] 胡塞尔,《胡塞尔全集》X, S. 119. [55] 例如参阅:欧阳渐,“唯识抉择谈”,...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646601.html
  •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说之理论意涵

    中,且非次第而说,为始终皆直言究竟之理。以三观之修行证理而言,藏、通二教但修空观[54];别教修别相三观(次第三观);圆教则是修一心三观[55]。且圆教之观行乃非历次修空、假、中观之后,始进修一心三观...是表明二教不具第三中道谛。  [53]《法华玄义》:“‘圆三谛’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三谛圆融,一三、三一。”(T33.705a)  [54] 如同注52约三谛所言,就实而论,藏、通二教主...

    林志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446641.html
  • 《因缘心论颂并释》三译校勘会编

    ,所谓欲、色、无色界  等,彼中不住,喻如轮转,以彼有故,  一切世间凡夫众生次第上下,犹如轮  转,有中不定,以不定故,说有三  处。”   乙三、十二支法空故无我门  丙一、颂  诸趣唯因[54]...此中“是苦至下生烦恼”等二十三字,于宋元明及宫本作“谓苦从七生三”。今勘《因缘心论释》知宋元明三本有脱漏,丽本是。    [54] “因”北7255作“有”,非也。    [55] “何者是身之自在...

    赵国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84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