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9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禅宗通史》的方法论评析(2)

    …变成了一种却恶向善、除邪行正的法门,与儒家以“正心”为根本教旨   相契无间。二者有所不同的,是禅毕竟要采取宗教的形式,……实际上成为以宗教诱   胁推广道德正心的手段。”[22] ...通史》页187。 [19] 参见《中国禅宗通史》页187。[20] 参见《中国禅宗通史》页187。[21] 参见《中国禅宗通史》页188。[22] 参见《中国禅宗通史》页188──189。[23]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1158009.html
  • 龟兹: 尘封千年的神秘往昔(1)

    此类小堡,是否是古代烽燧,有待深入调查。在距库车老城约22公里处,越野车驶上去拜城的公路,沿途的景观为初生的雅丹地貌。公路逐渐抬升,通上确尔达格山顶,一直向西,又是一片戈壁和沙漠。这里北面是天山,南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1558013.html
  • 龟兹: 尘封千年的神秘往昔(2)

    第六部分 陆佛光宝地第22节 石窟群  库木土拉石窟群  “库木土拉”是维语,“库木”是“沙”的意思,“土拉”是“烽火台”的意思,合起来,库木土拉之意为“沙漠上的烽火台”,为什么称其为“沙漠上的烽火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1558014.html
  • 房山石经初分过目记

    范阳郡礼让乡张沉村邑主僧弘丕、道士紫氛等(造经一条)。”  21、“蓟县会川乡白狼观女观上石经邑主祁妙行合邑人等上经一条。”  22、“幽州石经邑社官李丞福录事高荣门、道士周藏真、刘敬崇、李国宁合邑人等共...大定共著“支那佛教史迹”三及“详解”,1935年冢本善隆“石经山云居寺与石刻大藏经”(东方学报京都第五册副刊)等对房山石经都有独特的研究。  (2)陆增详“八琼室金石补正”卷22“鼓山邕刻经铭”。  (...

    林元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1658015.html
  •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寺院分布

    编篡印行木刻和排印本大藏经22种。宋《开宝藏》初刻时共5048卷;金《赵城藏》共6004卷;元《普宁藏》共6004卷;明《万历藏》共5997卷;清《龙藏》》7168卷;民国《频伽藏》8416卷。近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35558102.html
  • 论邺下高僧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贡献与影响

    南北寺院之间常有高僧来往,少林寺名僧惠光,后来在邺为国统,曾活动于洛阳、嵩岳、邺下等地,北齐天平4年(公元537年)卒干邺下大觉寺。唐初释道宣《续高僧传》卷22《齐邺下大觉寺释惠光传》:“佛陀异其(惠...

    马爱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2358333.html
  • 玄奘途经重要城市及主要与唐、佛教相关遗址·国内篇

    22〃,北纬40°29′55〃。若羌县境内罗布泊以西,北距孔雀河故道南岸16公里,东距罗布泊北岸28公里处,县古城周围为一片密集的风蚀“雅丹”地貌。雅丹是一种长期强烈风蚀和水蚀形成的像海中礁石一样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0758568.html
  • 清末民初五台山的普济及其教团

    圣佑国南山极乐寺碑记>更清楚记载:他在同治十二年前的当军经历。  (二)普济的出家及其早期活动  孔祥涛等学者依据《立世宝卷》等资料,认为普济是在光绪初年,由崔奎剃度出家的[22],而《弥勒九转家谱》...、114-121,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  [21] 孔祥涛<晚清时代九宫道研究>页173-178,路遥《山东民间秘密教门》页289-291。  [22] 孔祥涛<晚清时代九宫道研究>页...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1158572.html
  • 沩仰宗概观(1)

    ,又是水牯牛;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毕竟唤作甚么即得?[22]   若站在凡夫见地上来看,或许会认为沩山在这里真的堕入了下三道;殊不知沩山此乃“向异类中行”,他“虽行畜牲行,不得畜牲报”。实质上,...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14458609.html
  • 从以禅喻诗论严羽的妙悟说

    著述以阐发其精义,探讨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注22)由上  文所述,可知「学诗如参禅」之说,自北宋苏轼发端,而吴  可的三首〈学诗诗〉,再三以「学诗浑似学参禅」点出学诗  与参禅的相似处,并描述在参悟之后...》本。  (注22)如杜松柏教授着《禅学与唐宋诗学》,一九七六年  五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龚  鹏程教授撰〈释「学诗如参禅」----兼论宋代诗学  之理论结构〉一文,刊于《中国学术...

    王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515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