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63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韶阳一路,云门家风——云门禅师述评

    如下:   汝欲得识么?生缘若在向北,北有赵州和尚,五台文殊总在这里;生缘若在向南,南有雪峰,卧龙、西院、鼓山总在这里。汝欲得识么?向这里识取。[25]   大须仔细,古人有葛藤相为处。即如雪峰和尚... [25] 见《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禅宗语录辑要》55页下。   [26]见《景德录》卷十九文偃本传,《佛藏要籍选刊》13册661页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448842.html
  • 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

    集中地折射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特征而成为哲学本体论的重要内涵”(注: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24—25页。)。我们认为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就是审美体验,因为审美活动就是一种体验,...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648903.html
  • 梁武帝受菩萨戒及舍身同泰寺与“皇帝菩萨”地位的建立(1)

    页 世世不忘失。若止是教师所授戒者,无有如是不思谊力(注25) 。 《菩萨戒法》认为,受戒者虽然形式上是依担任“教师”智者国师边受戒,但实质上应自念是从佛菩萨边得戒。...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1848963.html
  • 如来藏学研究小史

    Tathagatagarbha from India to China",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9:1, 1961, p.25-33.   9. Ogawa, Kokan. ...发行了多篇重要的论文,如〈究竟一乘宝性论?就?〉、〈如来藏思想?发达?就??一考察〉、《宝性论研究》、《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等相当重要的如来藏参考文献,(注25)对学界的贡献很大。   (二...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2149096.html
  • 宗喀巴的密法思想与著述(2)

    大慈大悲海;流出无上妙甘露;法音流布众生耳;恰似甘霖润滋苗;法喜常如春风抚;众生福田得丰收;从此速成金刚持;普愿世界和平;正法永住;上师安逸六时吉祥。QQ3187408462007-2-13 17:25:...1991年,第144页。  (23)《菩萨地》,四川德格印经院木刻本。  (24)《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五,宗喀巴著,法尊译,武汉印书馆。  (25)《菩提道次第略论》,上海佛学书局,第148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2549105.html
  • 对大足宝顶《父母恩重经变》重新研究

    调。不伏亏违,反生嗔恨。弃诸胜友,朋附恶人。习以性成,遂为任计。被人诱进,逃窜他邦。荏苒因修,便为婚[25] 嫁。由斯留碍,久不还家。或在他乡,不能谨慎。被人谋点,横事钩牵。枉枝形斜,牢狱枷锁。或遭...

    胡文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4449138.html
  • 麦积山133窟10号造像碑的图像源流与宗教内涵

    情节最早依东汉安世高所译《小泥洹经》,其次有西晋自白法祖译的《佛般泥洹经》,属于小乘部,另有竺法护的《方等般泥洹经》,属大乘部,其后译经不断,由于译本众多,[25] 兹从略。大乘部与小乘部的《涅盘经》...1877年。 [25] 请参考陈清香,〈涅盘变相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1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87年3月)。 [26] 依《毘奈耶杂事》所载,当世尊方示现涅盘时,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曾顾念到...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4549139.html
  •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1)

    中宇井对当时的研究情况有详细 的介绍,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25 中村瑞隆,《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东京: 山喜房,1961。中译本:中...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5949170.html
  •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 —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而有不同的理论与方法23 ,诚然无法一概而论。因此,下文主要以净土三经24 的思想为根本,分别就《阿弥陀经》的持名念佛行、《观经》所示即心念佛行,乃至《无量寿经》的本愿念佛行25 等,略做分析说明。...25本文标题为“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云,而未将“本愿念佛”写入者,主要是因为本愿念  佛亦摄入持名念佛之中故。  26见注21。  27“心一境性”即禅定的效果,尤指忆持不忘所缘境的意思。  28《大正...

    法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349180.html
  • 禅净双修的类型及其理论基础

    1612),曾说:古谓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又云:不许互相兼带25从不许互相兼带一语,可以看出:仍然有一些主张禅净双修者,保持只管参禅或只管念佛的修行方式只管参禅的禅净双修,我们会在下面参究念佛的...上   25 清虞执西清严培西同录,云栖净土汇语参禅不碍念佛; 引见:卍续藏册109,页0161,上   26 详见:卍续藏册108,页0023,上-下   27 引见:前书,页0023,下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44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