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圣凯法师:论三法印的现代意义

    了第二法印,了知我相本空,如是我爱执不起,则内无我相。《杂阿含经》说:“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22]外被不境界所扰,我空慧起,三毒永尽...与需求,让佛法赋予正确的现代意义,这将是二十一世纪佛教面临的重要课题。   注释:   01、《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5,《大正藏》卷22,104b。   02、蔡惠明《<杂阿含经>...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379425.html
  •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

    ’”[22]   2、普賢菩薩之階位:證得十地以上、妙覺以下補處位之等覺菩薩   我們知道,每一佛出世,都有二大弟子作為輔佐,幫助闡揚佛之教化。如: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琉璃光佛、日光遍照...2131,p.1120c。   [21] CBETA,T.34,no.1721,p.486a。   [22] 《普慧大藏經》本。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73年版。   [23]印順:《妙雲集》下編...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779430.html
  • 《五部遗教》等宁玛派典籍与禅宗

    达摩多罗",当然这种混乱传自内地,因禅宗各家所述祖谱不完全一样.按名字的拼写看,这儿的达摩多罗应是指禅宗的祖师.但((大臣遗教》第22章《未来预言》中记载莲花生大师对吐蕃佛教及佛教大师的预言,其中一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40979888.html
  • 秘密曼荼罗教广付法传解题

    ,《金刚顶经》及《大日经》【18】等说是。薄伽梵遍照如来【19】,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20】,于本有金刚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明心殿【21】中,与自性所成眷属【22】...

    冈田契昌阿阇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3480095.html
  • 敦煌经变画研究论著目录

    第一章第七节   李永宁:报恩经和莫高窟壁画中的报恩经变相,《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简佩琦:敦煌报恩经经变研究,2003年台南艺术大学硕士论文   22、父母恩重经变 6...

    王惠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5180124.html
  • 《那先比丘经》中的希腊和中国因素

    [21]   试比较《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2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知,去声。”因此,上知,也作上智。孔子的这句话,后来凝缩为一条成语:上知下愚。上知与下愚是由人性决定...1983年,第113页。   [20]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113页。   [21] 方立天主编《佛学精华》上卷,第22页。   [22]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第176页。   [...

    张思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5680134.html
  •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学术会议综述

    寺佛教学术会议”在陕西扶风县法门镇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和国内各地的代表约60人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22篇。会议论文集以1993年《人文》杂志增刊的形式出版。   7月12日到18日,山西大学在太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70280150.html
  • 试述阿尼玛沁山神的形象及其在宗教万神殿中的归属

    为“天界仙女山”),阿尼玛沁山神的舅舅名叫“香吾?帕日智合让”(位于阿尼玛沁的西部8公里处,主峰海拔5029米。),阿尼玛沁山神的大臣名叫“龙宝格同智尕尔”(位于阿尼玛沁峰的西北部,距阿尼玛沁峰22...

    丹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1980497.html
  •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

    也。”[21]“至善者,心之本体,哪有不善。”[22]从心即理,心外无理的本体论出发,提出了“致良知”的认识论方法,认为“良知”就是是非之心,存在于人之本体,无待于外求。同时,强调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转引自《金瓶梅与晚明文化——金瓶梅作为“笑”书的文化考察》,尹恭弘著,华文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21][22][23]《传习录》。   [24]《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480767.html
  • 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21;G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6)06-0064-10   敦煌写本邈真赞文书中撰写的题记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真堂的记载。关于真堂所指,姜亮夫先生...

    郑炳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4580797.html